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節,玉佩裡的太子爺,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皇帝只是感慨,並不深思,他叫來禮部的官員,說出自己的想法:“皇后她陪了朕十五年,還替朕生下一兒一女,她比朕小了那麼多,卻早早的就走了。朕沒能趕回來見她最後一面,只能在後事上加倍補償她。皇后的喪儀,要好生操辦。”

禮部尚書和自己的副手侍郎對視一眼,都露出為難之色。禮部尚書上前一步,拱手問:“陛下,您說的大辦,是指比照什麼規格?”

皇帝簡直覺得這個問題莫名其妙:“至少不能比文孝的差。她們倆是同胞姐妹,沒什麼先後之分,比照文孝當初的規格就是了。”

禮部尚書越發為難,先不說小齊後作為繼後,喪禮規格和長姐兼元后齊平合不合禮法,就只說建興八年和現在的國力情況,就不能同日而語啊。

建興八年,天下承平,國庫豐盈,文孝皇后作為皇長子的母親,後事風光大辦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現在呢?小齊後犯了眾臣的忌諱,間接害死許多人,整個國都差點撐不過來。如今百廢待興,京城剛剛重建完,正是需要修生養息的時候,卻將國庫大部分的錢花在給小齊後辦葬禮上?

別說內閣和戶部能不能同意,便是禮部尚書這個主管祭祀國典的專職禮官,都不會願意這種事。

禮部尚書沉默,無聲地表態。皇帝看到這裡,十分驚訝。他是堂堂天子,現在只是想讓陪伴了自己多年,如今還死的不明不白的妻子有一場體面的葬禮,這都不行嗎?

皇帝的臉也拉了下來。

好在僵持了沒多久,太監稟報肅王來了。禮部尚書藉機告退,出門時,禮部尚書看到肅王,站住身對肅王行禮:“肅王殿下。”

“尚書不必多禮。”

皇帝還在裡面,這不是一個寒暄的場合,兩方人短暫地問候過後,就彼此別過。錯身而過時,禮部尚書看到一個穿著青衫的單薄儒士,他的模樣和進京趕考的書生別無二致,可是能出現在這種地方,便註定他不會是一個普通書生。

禮部尚書並沒有在這個人身上投注多少注意,這個時候,他還只是把這個青衫書生當成一個普通的近臣罷了,天子也是人嘛,總是有偏好和親疏的。

肅王和方濮存走到內殿,躬身行禮:“參見皇上。”

皇帝終於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他親切地對方濮存說:“你在京城,住的還習慣嗎?”

皇帝從瓦剌回來,自然把大功臣方濮存也帶出來了。皇帝牢牢記得那段時間,議和使臣故意拖延時間,瓦剌人的態度越來越惡劣,是方濮存左右周旋,一力把他救出來的。現在看到方濮存,皇帝心裡說不出的親切。

“稟陛下,臣一切都好。”

肅王關切地問:“父皇,您在瓦剌受寒,回來後可召太醫看過了?”

平安脈當然早就請過了,皇帝身體沒什麼大礙,但是因為這一冬天擔驚受怕,以及塞外的寒冬不比宮中處處燒著地龍,所以皇帝不免損耗身體,底子有些虛。皇帝這幾日天天喝藥,聽到肅王的問候,皇帝心頭湧上熱流,眼神也變得和藹起來:“太醫來過了,說來說去就是那一套。反倒是你,一直記掛著朕的身體,有心了。”

肅王不遠千里親自護送皇帝回京,皇帝如今對這個兒子刮目相看。秦沂是太子,天然吸引著眾多目光,走到哪裡都光芒萬丈,而三皇子是小齊後的兒子,有小齊後幫襯,皇帝也偏疼幼子幾分,所以身為二兒子的肅王是最受疏忽的。皇帝也是現在才發現,原來二兒子長得英武挺拔,儀表堂堂,尤其難得的是,極為純孝。

肅王低著頭謙辭:“父皇謬讚了,兒臣無甚才能,胸無大志,所求不過是安穩度過這一生罷了。為父親盡孝是兒臣的本分,兒臣不過關心父親的身體,做些瑣碎的小事,論起孝心,怎麼能比得上為父親分憂的皇兄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