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節,玉佩裡的太子爺,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都能因為不敬小齊後而被扔到邊關,更何況其他人。
越是門第高的地方,地位懸殊越明顯。普通人家的妻子還能靠著自己的強勢能幹,和丈夫婆婆分庭抗禮,給自己爭下一席之地。可是在皇家不存在的,話語權永遠只集中在那幾個人手裡。
說得不好聽些,皇宮裡的主子只有皇帝,太子,及幾位皇子,如今皇后娘娘也算一個。這就是宮廷,妃嬪貴人伺候皇家主子,下面的奴婢太監伺候這些娘娘。
兩個嬤嬤看到這位準太子妃似乎很得太子爺看重,宮裡的人最會見風使舵,她們倆一合計便有了主意。雖然皇后娘娘的命令不能抗拒,但是這位新太子妃也不能得罪狠了。
萬一楚錦瑤入宮後,還是甚得太子殿下喜歡,那就了不得了。
兩個嬤嬤原來敢對楚錦瑤下狠手,一是仰仗皇后娘娘撐腰,二是因為新太子妃並不是什麼高門貴女。一個外地的、爵位傳到最後一代的侯府,在她們眼中,連末流權貴都算不得。
可是如果新太子妃受寵,那就是兩碼事了。兩個嬤嬤自從上次差點被送回京城後,自此就長了心,對楚錦瑤漸漸客氣起來,學規距的尺度也不知不覺放鬆。畢竟和命比起來,臉面算什麼?
楚錦瑤自然也察覺到了,她裝作不知,繼續和兩個嬤嬤和和氣氣地處著。畢竟她們是皇后的人,還擔了教她學宮規的教養之名。無論皇后存了什麼樣的心思,在明面上,這兩個嬤嬤就是楚錦瑤的恩人。她非但要好好地供著,還要對著兩人尊敬客氣,讓所有人都看到她對這兩個嬤嬤,也就是對皇后娘娘的孝順之心。
相反,她若是真的任由秦沂把這兩個人送回京城,那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沒有人會聽的。外人只會看到楚錦瑤一個未過門的新婦,膽敢駁回皇后娘娘的好心,將皇后娘娘送來教她學宮廷規矩的嬤嬤送了回去。更要命的是,還是藉由太子的手。
不用等她正式冊封,一個狐媚惑主、不敬婆婆的帽子馬上就能扣到她頭上。女子的名聲就是一把雙刃劍,楚錦瑤從前做姑娘的時候都差點被名聲逼的嫁不了人,更何況是當朝太子妃呢?
太子只有一個,但是太子妃可以有很多。楚錦瑤很感謝太子願意替她出氣,可是她真的只有一條命。
說起及笄禮,屋子裡丫鬟們都嘰嘰喳喳的,想說的話太多了。及笄是女子一生中,僅次於婚禮的大事,如今楚錦瑤還是太子妃,她的及笄禮,自然是長興侯府最大的事情。
丫鬟們興致勃勃地討論及笄禮的事情,而楚錦瑤卻不合時宜地想到,等及笄之後,就該走六禮了吧。
楚錦瑤真實地感覺到自己要嫁人了。
等到正月接近尾聲的時候,長興侯府內外,處處都是打包整齊的箱籠。各房各戶都收拾好了細軟,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囑咐小輩和丫鬟,慌忙但又欣喜地等待著正式出行。
楚錦瑤在眾人的攙扶下登上馬車,玲瓏小心地放下車簾,車伕清喝了一聲,抽起鞭子,馭使著馬朝前走去。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中,楚錦瑤隨意地聽著丫鬟們說話,以作消遣。丫鬟們翻來覆去說的無非就是那幾件事,三姑娘已經在去年八月定親,今年春天會從京城裡出嫁,而二姑娘已經趕在年末,徹底離開長興侯府了。
楚錦瑤還隱約聽說,楚錦妙回到蘇家後,似乎也被家裡強逼著說親,而她的嫁妝,自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趙氏當時怕楚錦妙受委屈,特意給她撥了個丫鬟,想讓丫環去服侍她,替她做重活。不過現在,似乎適得其反。
畢竟楚錦妙下面,還有一個娶不到媳婦的弟弟啊。
不過這些已經和楚錦瑤沒有關係了。楚錦瑤什麼也沒做,她甚至還好心地給頂替了自己身份的假千金送了許多財物,保她後半輩子衣食無憂。他們自家人過得不好,和楚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