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目標鄉村(三更求追讀),大明之後,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本逃不出去。不管多堅固的城池,都會有陷落的那一天,死守城池,就是坐以待斃。”

大家不由得吸了口氣,這話有理,眼下清軍太強了,困守孤城,除了城破兵敗,全軍覆沒,不會有第二種結果。

葉廷蘭皺眉頭道:“我說大外甥,死守城池不行,可不在城裡,我們去哪?去村子裡嗎?恕我直言,現在的青石集,可扛不住清軍的進攻,遠不如淄川縣城,能多撐一段時間。”

朱頤垣依舊笑容不減,坦然道:“舅舅,一個青石集不行,但是青石集加上大莊村、蒲家村、原山村,幾十個,上百個村子結合起來,連成一片,又會怎麼樣?”

葉廷蘭依舊沒有想清楚,乾脆說道:“大外甥,你就直說了唄,不要猜謎了。”

朱頤垣嚴肅道:“大家都說縣城好,但是縣城的勞力從哪裡來?糧食從哪裡來?布匹木柴,又從哪裡來?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吧?”

面對提問,譚七爺突然想到了什麼,他低聲道:“都是從農村來,朱公子,我明白了,這就是那天你說要立足鄉村的原因?”

七爺不由得搓起手,感嘆道:“原本公子只說咱們能得到兵丁糧食,現在看來,還能切斷清廷的糧食,確實是一條絕妙的策略,公子高明。”

葉廷蘭還是皺眉頭,“這話雖然不錯,可據我所知,每個村子情形不同,想把這些村子連成一氣,怕是比登天還難。”

這時候朱老爹突然幽幽道:“在山東起兵,韃子的眼皮子底下造反,本就是登天的事情……你這個當舅舅的,還是多動動腦筋,要怎麼解決困難,不要總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我不愛聽。”

葉廷蘭被說得臉上發燒,不由得低下頭。

朱頤垣反而大方笑道:“大傢伙討論事情,就要敢說話。確實,想要聯合各個村子難度非常大。所以我們必須要順應民情,解決百姓共同的難題。這一次我們佔領淄川縣城,得到了歷年的魚鱗冊和黃冊,又抄沒了許多大戶縉紳,拿到了他們手上的土地,正好要回到鄉村,把土地分給百姓,爭取村民的擁戴,先站穩腳跟。”

龐青老爺子抓著鬍鬚,突然道:“這就是公子那一日說的,要承襲闖王的均田主張吧?”

朱頤垣笑道:“龐老,你是怎麼看?”

龐青大笑,“別看我快六十了,為了田地,我還能拼命。”

朱頤垣連連點頭,“確實,田畝就是命根子。我們不光是把土地給老百姓,還要廢除歷年百姓積欠的稅賦,借貸的印子錢,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總而言之,要讓每一個百姓都活得下去。”

龐老爺子想了想,拍手笑道:“朱公子,真要是能做到這一點,老漢覺得,咱們或許真的能掀翻清廷。”

朱老爹都高興了,“既然如此,那就趕快動作吧。”

朱頤垣一笑,“先別忙,田是一定要分的,人咱們也不能放過……我已經看過了,淄川縣城中,有不少流民。立刻貼出告示,告訴所有人,凡是願意跟我們走的,都可以分到一份土地,如果舉家遷徙,還能拿到一塊宅基地,安身立命。”

大傢伙紛紛點頭,“我們這就去辦。”

當告示貼出去,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有數以千計的流民百姓,聚集過來,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已經什麼都沒用了。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個會先到來。

“只要給我們田,讓我們活下去,就算上刀山,下油鍋,我們也不怕。”

wap.

/133//.htm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