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紅鬃烈馬,大明之後,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章的人,多半也會投靠大清,在乎他們的感受,根本沒有用處,還不如把事情點破。
趙士哲想了又想,終於道:“咱們山左大社歸附朱僉事以來,一直在思考救亡圖存的辦法,一直再想著要怎麼才能趕走清廷,保全華夏衣冠……現在這三篇文章,可以作為根基了,我建議要讓所有人立刻研讀,領會其中的精髓。”
幾個人越聊越高興,就連葉廷秀都忽略了他隆武朝兵部侍郎的身份,開始認真思考這裡面的道理。
很快他們又發現,這話還真就是朱頤垣講最合適,他一個宗室子弟,反省朱家天子,總不能罵他亂臣賊子吧?
其次朱頤垣實力雖然不強,但都是自己打出來的,也是按照上面說法做的,不是泛泛空談。
再有這東西是正兒八經的陽謀,不怕任何人知道,甚至還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隆武天子,魯王監國,就是兩個傀儡。
大清這邊,也不可能自己推翻八旗制度。
至於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餘部,他們根本沒有這個理論水平……李自成全盛的時候,也只是提出了均田免賦,至於更深層次的道理,他們是沒法探究的。
這倒不是說沒有理論支撐,就不能執行,但是理直氣壯,有了能說服人的道理,才能順利執行,減少磨損,更省力,更輕鬆。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幹得就是這件事。
顧炎武的這三篇文章,也賦予了朱頤垣這個團隊的合法性。
別看沂蒙山區雖小,但是在道理上,卻是眼下所有勢力當中,最理直氣壯的那個。
“既然理直氣壯,那就大聲講出來!”
朱頤垣一錘定音,山左大社立刻行動,搶在新年之前,抄寫謄錄,然後想辦法講文章送出去,有的要送去江南,交給復社成員,請南方士林討論。
有的則是送去濟南府、青州府、兗州府,向四周宣揚主張,爭取人心。
另外朱頤垣還找了不少藝人,有唱大戲的,快板書的,講評書的,趁著過年這個當口,結合實際,編排曲目,到鄉村巡演,爭取百姓支援。
朱頤垣這邊忙得不可開交,而隨著臨近年關,柳如是和錢謙益的衝突也漸漸和緩,畢竟還要一起過日子,柳如是身份卑賤,總是忤逆丈夫,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她也只能隨便找點事,消遣一下,她就讓丫鬟隨便買點話本,過來消遣一下。
好巧不巧,丫鬟買回來的就有一套《紅鬃烈馬》,講的是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故事,這個故事廣為流行,十分火熱,到了什麼地步呢?
民間有句話,叫男學關雲長,女學王寶釧!
好傢伙,王寶釧成了女中關夫子了,學她什麼?戀愛腦嗎?
還真不是,這個故事版本眾多,細節處也不近相同。
有一版說的是薛平貴本是皇子,因為遭到陷害,逃出皇宮,藏身薛家莊,所以才叫薛平貴。十八年後,文武全才,返回長安。
竊以為這個版本有合理性,畢竟出身不夠,薛平貴最後真的沒法坐大唐的江山。
而初入長安的薛平貴很落魄,和叫花子混在了一起。
王寶釧是丞相王允的幼女,她恰巧碰到休息的薛平貴,發現有兩條紅龍鑽入他的鼻孔,見相貌是帝王之相,隨後又做夢,知道薛平貴前途無量,才動了心細,請薛平貴參加拋繡球。
有一見鍾情嗎?
沒有,人家是看上了一支潛力股,準備進行天使投資。
好玩的是,薛平貴答應了王寶釧,卻因為身份低賤,沒法進入拋繡球的綵樓,而這時候是月老出手,把薛平貴帶進去,又把繡球放在了他的手上。
然後才有王寶釧和老爹鬧翻,三擊掌離開丞相府,住進了破瓦寒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