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天巧星錢謙益,大明之後,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晏子賓覺得問題不大,首先他雖然丟了萊蕪縣城,但巡撫方大猷連續戰敗,損失那麼多兵馬,罪過肯定比他大。

其次他跟朱頤垣談判的那些事情,過於匪夷所思,反而不會有那麼多人相信,他只要一律說誣告就行了。

現在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怎麼把罪名推給方大猷。

二十多年,顛倒黑白,推諉卸責,指鹿為馬,欺上瞞下……我這份功力,是你方大猷能接得住的嗎?

這位就躲在濟南府的客棧,窮盡一夜功夫,彈劾方大猷四條大罪:其一,朱賊本是大明宗室子弟,久懷野心,圖謀不軌,方大猷不知不覺,此為昏聵。其二,謝遷曾攻佔淄川,後又流竄高苑,巡撫方大猷,沒有派遣兵力清剿淄川餘匪,以至於朱頤垣發展壯大。

其三,朱賊襲擊高苑,殺害孔府家丁,煽動百姓,不交田賦,如此大逆不道之舉,身為巡撫,無動於衷。

其四,朱賊勢大,依舊坐視總兵馬得功行險越過長城嶺,進入萊蕪。罪臣身為萊蕪知縣,有心住馬總兵,奈何一介文臣,勢單力孤,沒法扭轉乾坤。本想與城池共存亡,為國盡忠。

奈何罪臣唯恐主上不知巡撫方大猷之昏聵無能,以至於誤國誤民,遺禍無窮。故此苟且貪生。冒死上奏,具表以聞。請求聖君吾皇,明察山東情形。選派幹吏能臣,及早收拾山東亂局,不然齊魯大地,不復朝廷所有……

寫這道奏表的時候,劉之幹兵敗的訊息,尚沒有傳到濟南,可即便如此,晏子賓也是信心滿滿。

他取出縣衙大印,結結實實蓋上。逃跑還帶著大印,確實經驗豐富,準備充足。

這道奏疏遞上去,就等著方大猷滾蛋吧。

果不其然,才過了沒有五天,清廷果然派來了欽差。

而且這位欽差大人,還多少有那麼點小小的名氣,他叫錢謙益!

在東林點將錄裡面,錢謙益位列三十六天罡最後一位,被尊為天巧星,浪子錢謙益……趕快壓住燕青的棺材板,不許詐屍!

時人給錢謙益取這麼個綽號,也是實至名歸,他雖然出身東林,但是和閹黨也勾搭不清,腳踩兩條船,堪稱一個巧字。

至於他人有多浪,看他那位名滿天下的小妾就知道了。

就在不久前,他先是帶頭獻了應天城,隨後又表演了兩出精彩的大戲,水太涼,頭太癢……隨後隨著清軍進京,被任命為禮部侍郎,負責修撰明史。

錢謙益在弘光朝是禮部尚書,這算是掉了一級,而且修撰明史也沒啥油水,他是不滿意的。

正恰巧前些天衍聖公上奏,說是山東賊亂,殺死孔府家丁,不交田賦。

隨後晏子賓的奏疏也送上來,彈劾方大猷。

再之後,朱頤垣斬殺馬得功、劉之幹、鄭隆芳三人的訊息也傳入京城,這下子清廷徹底震怒。

小小的山東,居然冒出了這麼個窮兇極惡的匪人,地方官吏簡直昏聵糊塗。

錢謙益看到時機,立刻攻訐方大猷,說他誤國誤民,連衍聖公都保護不了,枉為讀書人,應該自裁以謝天下。

多爾袞盤算之後,覺得錢謙益名氣不小,藉助他的聲望,招撫士紳,只要士紳都站在大清這邊,區區小老百姓,不值一提。

就這樣,錢謙益得到了山東巡撫銜,奉旨南下山東,剿殺朱賊……

wap.

/133//.htm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