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豬的戰術,大明之後,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名為讀書人,氣節不如青樓女子,要不了多久,我叔就會後悔的。我現在不查辦你們,等到時候,就是全家的死期!”

嬸孃還不服氣,切齒咬牙道:“都是他們太狠,不給人活路,再說了,你叔走了,你怎麼不幫著瞞著?”

“閉嘴!”徐鎮勃然大怒,“徐家這麼多人,憑什麼跟著你們倒黴?你再敢糾纏不清,我就把房舍收回來,分給村民!”

嬸孃瞪大眼珠子,惡狠狠看著徐鎮,隨後一聲哀嚎,扭頭跑進了房子裡,嗚嗚大哭起來。

徐鎮果然沒管那麼多,他又奔向了下一家。

這位嬸孃在家裡待了一天又一天,到了第三天,她出門了。

沒辦法,家裡還剩下些口糧,但是沒有燒柴了。

她把原來的綢緞衣,繡花鞋都收起來,換了破布衣,也去背麥秸了,而且還一次背了兩大捆,和尋常農婦沒有什麼區別。

地主婆也出來幹活了。

這可是天大的新鮮事。

百姓們看在眼裡,只覺得痛快。

就該這樣,沒有誰能高高在上,沒有誰可以不勞而獲!

經過徐鎮的一番處理,凡是聽了錢謙益的話,逃離朱頤垣治下的,紛紛被抄家,存糧、金銀、交給了朱頤垣,充實軍用。

牲畜分給了老百姓,大傢伙都得到了實惠,都有美好的未來。

不過這一波的出逃也並非毫無波瀾,比如萊蕪的一家大戶,就足足帶著上千人,既有家眷,又有兵丁,一起跑了。

這一家就是亓家。

他們家能夠發達,全靠一個人……亓詩教,此人言官出身,是首輔方從哲的門人,在明末黨爭迭起的時候,他是齊黨領袖,曾經出任過右都御史,還當過河南巡撫。

亓詩教在外為官清正,但是他的家人卻迅速富了起來,兼併田畝數萬,豢養打手幾百,萊蕪有一半田產是孔家的,剩下一半,差不多就是亓家的。

朱頤垣公佈均田,亓家表面上沒有反對,而是默默蟄伏,畢竟朱頤垣是承諾在秋收之後,才會均田。

而就在這段時間,萊蕪的老百姓紛紛支援朱頤垣,又接連打敗了馬得功和劉之幹。朱頤垣的兵力多達幾千人,更有數千民兵。

昔日那些囂張跋扈的亓家管事家丁,全都老實了,只能夾著尾巴做人,戰戰兢兢。

亓家已經看出來,隨著均田真正落實下來,大族拆分,亓家的下場絕對不會好。

因此他們聚攏親族,召集家丁,瞧瞧離開萊蕪。

他們很聰明,沒有走長城嶺這邊去濟南府,而是從徂徠山南下,去了兗州境內的泗水縣,這裡距離曲阜不遠,有衍聖公罩著,肯定比濟南府要安全。

……

“朱僉事,不光是亓家,新泰這邊也有十幾家士紳富戶,包括一些寒門讀書人,受到了錢謙益蠱惑,紛紛逃跑,其中去泗水縣的非常多。”

宋璉也向朱頤垣彙報情況。

不是士紳們不反對朱頤垣的政策,而是大傢伙都是有家室的人,不能說跑就跑……而且朱頤垣政策落實,又也需要時間,還沒有損害利益的情況下,這幫人是不願意跑的。

而且就算跑,往哪裡跑?

萬一讓人當賊給宰了怎麼辦?

所以這一次錢謙益來得太好了,他不來,大傢伙根本不敢跑,他這一來,朱頤垣的治下才出現了大批士紳逃亡的情況。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是還有像徐舉人那種明白事理的,用不著擔心。”朱頤垣反倒鬥志昂揚起來,宋璉也不由得為之一振。

“沒了這麼首鼠兩端的東西,確實只會更好。我們還要感激錢謙益,幫我們沙裡淘金,哈哈哈!”

朱頤垣沒覺得怎麼樣,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