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3章 福臨繼位,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代善這番話時,皇太極深深望了自己的這位二哥一眼,眼神中並無多少失望之色,或者說他其實已經料到代善會選擇拒絕。
原因就在於,愛新覺羅·代善,這位努爾哈赤的嫡次子,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物,深諳藏身之道。
實際上,倘若將時間線撥回到天命元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四年的時候,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設立四大貝勒,他們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後金最值得引人矚目的並不是老七皇太極,更不會是年僅四歲的多爾袞,而是當時的大貝勒代善。
代善名列四大貝勒之首,早在萬曆二十七年的時候,十六歲的代善和長兄褚英就跟著努爾哈赤從徵哈達、輝發、葉赫等國,深得皇太極的看重,早早就以軍功封為貝勒,後來褚英與代善率軍三千人迎戰烏拉部貝勒博克多一萬餘人,且接連斬殺博克多父子,獲得大勝,由此勝利之後,努爾哈赤便賜予了代善“古英巴圖魯”。
所謂的“古英巴圖魯”,在滿語中的意思就是像鐵一般的勇士,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對於代善的期望。
萬曆四十年,代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額亦都、費英東等五大臣,對當時負責執政的大貝勒褚英進行控告,而早已對長子褚英生出忌憚之心的努爾哈赤便將其身份革除,並於三年之後處死。
到這個地步時,代善便成為諸貝勒之中年紀最長、居功最高的貝勒,且擁有正紅、鑲紅二旗,被努爾哈赤任命為新的代政,甚至還說過一句話,即等努爾哈赤百年之後,就將其餘的幼子和大福晉交給代善收養。
說白了,就是讓代善成為繼承人,可以說當時代善的地位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按照這個流程發展下去,皇太極根本沒有繼位的可能性。
但問題就來了,代善是親眼見到自己的大哥褚英是怎麼一步步起來的,也是親眼看到他怎麼一步步被處死的――因此為了選擇自汙,代善做出了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以次子碩話失蹤為由,認定碩記叛明,請求努爾哈赤斬殺其子碩話。
可問題是,碩話根本沒有叛逃,很快就被找了回來,且本人也堅決否定叛逃,可是代善卻絲毫不聽,繼續向努爾哈赤接二連三請求殺死碩話。
努爾哈赤自然不會不明不白的殺掉自己的孫子,他便開始調查,卻發現代善對自己前妻所生的嶽託、碩託十分不滿,常常剋扣他們的待遇,於是便引起努爾哈赤的不快,將代善痛斥了一頓,甚至還讓嶽託、碩託與代善分家,並公開宣佈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這一手段回過頭來看卻與代善平日裡的為人大相迥異,他很快就殺掉繼任妻子向努爾哈赤謝罪,並且甘願領罰,因此代善雖然被廢掉了眾矢之的的太子位,可是卻依然是四大貝勒之首,不再成為眾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等到努爾哈赤死後,當時最有可能繼位的便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等四大貝勒,其中代善的勢力最強,威望也最高,理論上而言他是最有可能繼位成為新的大汗。
但是,代善十分了解自己這幾個弟弟的性格和野望,深知一旦自己繼位之後,恐怕很難鬥得過這幾個聯手的弟弟,反而會讓當時的後金四分五裂,再加上當時努爾哈赤晚年的弊政,使得後金已經處於四面皆敵內部風雨飄搖的地步,因此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艱難重任,代善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出,選擇了擁立皇太極。
可以說,在原本歷史上,正是因為代善深諳藏身之道,才使得他在原本歷史上接連幾次成為定海神針,也使得代善一系出了最多的鐵帽子王,清廷開國時的八大鐵帽子王當中,代善一系獨佔了三個。
皇太極自然也深深知道自己這個二哥的稟性,他原本打算利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