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8章 特別行省,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問題,林敬自然是做好了準備,他將這幾場大戰的結果進行了匯總,頗有信心地說道:“歷次大戰以來,我大明所取得戰果十倍於昔日,與建虜而言亦是慘痛之患,倘若條約簽訂,彼等壞約,則父皇即可以令兒臣整軍經武,揮師東進,以雪今日之恥,永絕邊境之患。”
像這樣的話別人說出來不行,畢竟他們沒有這樣的戰績作為保證,唯獨林敬說出來時,卻讓人覺得感覺尤為可信。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沉聲道:“自古以來,未有內亂不止而能對外取勝者。昔日朕並非不是不知這個道理,只是昔日東虜迭次人塞,騷擾畿輔,如入無人之境,若是一味言和避戰,使敵之氣焰日高,我之士氣日餒,亦非良策。”
朱慈煨便連忙趁熱打鐵,跪在了地上,道:“兒臣以為,父皇天縱英明,終有一日可平定天下禍亂,還天下百姓之安寧.......兒臣願在山東施行改革,為父皇盡一份心力,亦使我大明能得富強之策。”
說完以後,林敬便將早已經準備好的改革奏疏呈遞了上去。
崇禎皇帝頓時便來了興趣,他同樣也認識到大明朝所存在的重重弊端,只是事情一樁接著一樁,根本沒有辦法完成改革措施,只能努力地修補著現如今大明早已殘破不堪的體系。
可是在他的心裡,何嘗沒有一個改革的想法呢?
從崇禎皇帝支援林敬實施宗室改革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皇帝有多麼迫切地希望讓大明儘快強盛起來——當然崇禎也有自己的侷限性,那就是他總是不希望大動干戈,想要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更多的成果,而這也是他跟林敬最大矛盾的來援。
此時,看完了林敬所有改革想法的崇禎皇帝,並沒有生氣,也沒有動怒,而是頗為奇怪地望向林敬。
“你哪裡來的這些想法?”
儘管崇禎對於林敬的天才已經有了相當的認知,可是眼下卻依然嚇了一大跳,這裡面涵蓋的改革措施幾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很多問題都需要積年老吏才能摸清楚,可是眼下就這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放在了面前,一覽無遺。
林敬輕聲笑道:“這是兒臣在石景山閉關所得,其中有些地方不甚成熟,兒臣也不準備在全天下推廣——準備先在山東挑一兩個縣作為試點,來看看能不能有個好的結果。”
當聽到林敬這麼說,崇禎心中疑惑盡去,也開始認真地細看了起來,認真地揣測裡面的條條款款是否具備可行性。
可是等他仔細思考了一遍之後,卻發現它們似乎在理論上真的可行,至少能說得通。
“為什麼只在一兩個縣推廣?朕看裡面很多措施,似乎可以放在全國。
“啟稟父皇,父皇心裡裝得是天下九州萬方,可是兒臣卻不能也不敢這麼想,眼下很多事情都要一步步來做,兒臣步子雖然邁得大,可是心裡要做到有數才行,若是隻在一兩個縣裡推行,即便出現一些問題,都可以及時進行控制。可一旦放大到全國範圍內,只怕要出大亂子,到時候反而會導致好的政策夭折掉。”
林敬恭敬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可是知道這裡面的反面案例,當年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跟這一點也有很大的關係,青苗法也好,免疫法也好,初衷都是為了解決弊政,減輕百姓的負擔,可是正因為沒有控制好一開始推行的規模,反而被對手大肆利用,導致新法失敗。
因此,對於林敬而言,他根本不會求急也不會求快,哪怕老老實實在山東紮根幹個五年又如何?只要能夠穩住局勢,遲早這些努力都會轉化為最深厚的底蘊。
崇禎皇帝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林敬,年紀輕輕做事竟然如此沉穩.......若非是他看著從小長大的兒子,皇帝還真有些不敢相信這是大明朝的太子。
“你想得確實很全面,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