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8章 新作物推廣,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白了想要彌補這個糧食的缺口,要麼就是死亡大量的人口,重新恢復糧食和人口的平衡,要麼就是忽然提高糧食的產量。
而玉米、番薯和馬鈴薯這三種農作物,便是大大的利器。
首先,長江流域以南的山丘荒野地帶和不宜種植水稻的旱地,在過去的時候通常都會被閒置下來,黃河以北則是因為缺水的緣故,種植的農作物產量都不高,而像這些地方都很適合種植對土地要求不高的玉米,且產量也非常不錯。
至於番薯和馬鈴薯就更是一種對土地要求極低的農作物,具備易種、耐寒、耐瘠的特點,像那些土壤貧瘠、氣溫較低、連玉米都養不活的高寒山區,都可以種植馬鈴薯,且產量也都非常不錯,因此完全可以成為當地百姓的活命法寶。
不過在原本歷史上,由於這幾種農作物都是來自美洲,因此直到明末清初才來到華夏,且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
一直到乾隆年間,這三種農作物才開始得到廣泛推廣,而華夏百姓也從乾隆六年的一億四千萬人口,增長到道光三十年的四億三千萬人口,中間只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而耕地面積則只增長不到百分之三十。
林敬作為一名穿越者,他自然不能忽視這些神器帶來的巨大作用,他很早就開始想方設法去搜尋到這三種作物的種子,如今終於有了結果,他心裡自然是無比興奮。
不過有一點,那就是光是得到了種子還不夠,想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栽培才可以。
原本林敬心中有一個很理想的人選,那就是明末時期的農學家——王象晉,若是由他來負責這件事,大事自然已定。
此人原本是山東濟南新城縣的名士,萬曆三十二年得中進士,只是因為一些事情得罪了朝廷權貴,導致仕途坎坷,而他本人則將一身的才華都灌注在農作物上,自號農居士。
後來王象晉雖然重新起復,可是也時時不忘農本要義,經常尋找機會到農村瞭解各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及生產情況,常常還親自下田去獲取第一手的農業資料,甚至還自己專門開闢了一塊園地,親自動手種植花木和農作物,並且還花了十年時間,寫了一本農業著作《群芳譜》。
這名字聽上去雖然有些不太正經,但卻是一本真正的農學著作,堪稱匯聚了天下農學大成,裡面按照天、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藥、木、歲、花、卉、鶴魚等12個譜分類,並且詳細記載了每一種植物的形態特徵、栽培、利用、典故和藝文,堪稱是一本真正的寶庫。
在這一本書當中,甚至還記載了番薯的種植方式,原本番薯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傳入了福建,而王象晉獲悉後即多方設法引入栽培、試驗,裡面記載了關於種植番薯的一系列方法,甚至還有貯藏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原本歷史上,王象晉一路官至浙江右布政使,直到崇禎十一年,古稀之年的他才辭官回到家鄉。後來明廷滅亡之後,王象晉的次子王與胤、三子王與朋都為國殉難,而他本人傷心欲絕便從此歸隱田園,不見外客。
此外還有一點,大名鼎鼎的王士鎮便是王象晉的孫子。
原本像這樣的一個人才,正是林敬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但問題就在於,儘管王象晉眼下在山東新城老家隱居,可是他本人是嘉靖四十年的生人,到如今已經有八十三歲了,放在古人裡面已經是祥瑞級別了,還能不能折騰得動還是一個問題呢。
想到這裡,林敬便微微有些頭疼,不過他很快也做出了決定,那就是親自上門看看,這位老廉頗還能不能上陣廝殺。
不過林敬也做了二手準備,便派人將左中允林增志喚了過來。
林增志自從到了山東之後,便一直紮根在衙署之中,協助吳偉業協調地方政務,整個人都忙得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