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5章 興兵伐明,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祖以滿洲交付於朕,朕無一日不敢忘懷,蒙古混一,本應安享太平盛世。”
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太極的嘴角微微動,眼中帶著些許的憤恨之色。
“明國向來以滿洲為屬國,即予亦未嘗以為非也。惟遼東之官欺凌我國,皇帝惑於臣下,雖干戈十數年來,無一言詢及,使我國之情不達,若遣一信使判白是非,則兵戈早息矣。不然,明國臣僚壅蔽欺罔,虛報斬伐,以吾小國果受傷夷,詎能數侵,豈皇帝之聰明獨不能一忖度耶?”
跪在皇太極面前的眾人心中一凜,他們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則是暗暗嘆息,不過絕大部分人都面帶興奮之色,那就是他們已經從皇帝的嘴裡,聽出了改變原來議和立場的想法,這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實際上,在清廷內部,議和派從來都是存在的,他們一向認為滿洲不可能真正徹底侵吞掉上萬萬人的明國,只能採取步步蠶食的戰略,在消化完現有的戰果以後,才能進一步對明國進行宣戰,從而也可以更好的鞏固滿洲自身。
持有這般立場的王公大臣們並不在少數,只是明廷一向強硬無比的外交策略使得議和之事終究是水中花鏡中月,而今年明廷兵部尚書陳新甲所主導的這一場議和,原本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可是沒想到明廷那邊更加波雲詭譎,達成的和議居然就這麼被撕毀了!
因此,到了今日,於情於理之下,清廷內部都不可能再偏向於議和一派,而一直在鼓動戰爭的多爾袞一派自然也受到了更進一步的重用。
皇太極緩緩環視眾人一眼,繼續沉聲道:“朕以為明國當中應有忠臣義士實心謀國者,乃一旦虛誕至此,豈不愧於心乎?今日我大清兵丁可以一當十,能約期出戰,為和約之事重新謀劃矣。”
一番話說完之後,山呼萬歲之聲隨之響起,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漲紅,他們都希望能夠從這一次的入關之戰中,像先前那般獲得那麼多的好處,成為大清國的功臣。
只有跪在角落的洪承疇面無表情,他在心裡隱隱嘆了一口氣,卻不知到底該是高興還是不高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