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最強的矛和最強的盾,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際上,明末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代,它正處於歐洲軍事技術全速發展的時代,可以說在明末之前中西方的軍事技術並沒有形成差距,真正拉開差距的時間段便是從明末到清末期間,西方的軍事技術迅速實現了超越。
在西方軍事發展的過程中,火槍和大炮的普遍使用,不只使戰爭方式發生變化,甚至讓進攻和防禦的理念也發
生了變化,特別是城市防禦體系成為了很多西方國家所非常重視的一個環節。
針對快速發展的火炮技術,中世紀高聳的城牆變得不堪一擊,特別是在這樣高出城牆上架設大炮,西歐薄弱的城牆根本無法承受己方大炮的震動,而這個時代的義大利人開始嘗試將城牆放低,並且選擇用壕溝的方式形成內壕牆,使得城牆可以充分運用地勢和土壤的體量,吸收炮彈的動能,大幅提高了對應大炮的防禦能力。
而為了發揮火槍射擊的直線效果,中世紀圓形的堡壘被淘汰,開始形成了一種星狀的層層疊疊的軍事建築,它在壕溝之外還會用挖出的土堆填出衝擊坡,星狀角突出於防禦線以外,從而增到了射擊的角度和長度,可以使得防禦方的火力能夠輕鬆壓制從野外來犯的敵軍。
當然,目前西方所流行的稜堡技術還並沒有形成巔峰期,真正使得稜堡戰術名揚世界的則是一個1633年出生的法國人——沃邦。
此人雖沒有在戰場上直接指揮過一個軍去作戰,但卻以其軍事築城方面的天才幫助打了許多勝仗,後來更是成為了法國的元帥,此人一生當中所構築的要塞有一百六十個以上,其特點是強調了積極防禦作戰,後來更是創造性地發明了沃邦稜堡和沃邦攻城法,成為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軍事天才。
沃邦的出現不僅使得稜堡要塞發揚光大,甚至對歐洲城市佈局產生深遠的影響,即:中世紀的城牆演變為繞城壕溝,最後為遠郊的要塞所代替,而城市的發展則失去了城牆的制約。
林敬明白眼下大明的情況不能直接照搬沃邦的做法,畢竟當初薊遼督師孫承宗在遼東做的事情也是在廣泛修築堡壘,但是作用卻相當有限,並且還靡費了大量的錢財——但是有一點,針對一些關鍵的地方,稜堡法是可以有效抵禦紅夷大炮的進攻。
等到林敬將這些要點記錄下來之後,宋應星和湯若望也趕了過來,他們眼下手裡雖然都有很多事情,可是終究已經上了正軌,並不會耽誤時間,反而因為林敬經常冒出的想法確實頗為有用,使得二人早早就趕過來了。
“臣宋應星拜見殿下。”
“臣湯若望拜見殿下。”
林敬讓二人起身安坐,接下來便將手中的東西交給了他們,沉吟道:“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分析東虜的戰略,發現他們已經越發熟練並且重視對紅夷大炮的使用和鑄造,相信在未來東虜南下之際,他們也會繼續大規模使用紅夷大炮。”
在松錦大戰當中,清軍使用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使得松錦大戰敗局奠定的關鍵原因。
對於紅夷大炮的問題,湯若望無疑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就是負責大明建造紅夷大炮的總負責人,道:“這的確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臣以為大明需要進一步鑄造紅夷大炮,來保持我們的技術和數量優勢。”
林敬輕聲道:“可是相對於清軍目前的作戰方式而言,他們使用紅夷大炮對我們造成的威脅無疑更大一些——畢竟我們要進攻清軍,需要謀求野戰的勝利,在這方面紅夷大炮發揮的作用就十分有限。”
的確,紅夷大炮原本是仿製西方的長管炮,作為一種前裝重型滑膛炮,它的威力非常大,使用的彈丸是由石、鐵、鉛等材料製成的球形實心彈,是以直接撞擊目標而起破壞作用的,因此更加有利於攻城,卻不利於野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