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章 逋欠與賴賬,穿越到明朝當舉人,黎明之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這場針對大明財政改革的朝對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林敬基本上已經達成了目的,在這麼多手段齊出的情況下,遼餉的確已經可以宣佈廢除了。

畢竟相對於林敬提出的這幾種財政改革措施,遼餉本身帶來的負面作用實在太大了,甚至其本身所催生出來的動盪,使得大明日益陷入崩潰的邊緣。

然而,在眾臣已經接受了這一事實的時候,林敬卻並不滿足於當下,他決定繼續勇往直前,丟擲了今天的最後一個議題,也是當下最為敏感的一個話題。

“鹽稅且不再去說它,再說說逋欠吧。”

什麼是逋欠?說白了就是拖欠賦稅。

聽到林敬依然將話題說到這一項的時候,陳演卻是在心底搖了搖頭,縱使林敬已經讓他感覺到足夠驚訝,可是他依然不認為林敬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大明的逋欠實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東西。

林敬繼續道:“我大明眼下只完解部銀一百一十七萬兩,可是拖欠的卻高達七百八十七萬兩,其中地無兵荒歲稱稍有者,則拖欠更嚴重。當然,這個問題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似乎也怪不得咱們後來者。”

說到這裡的時候,林敬臉上卻閃過一絲苦笑,的確如此,大明朝兩百多年幾乎一直在跟逃稅者做鬥爭,從永樂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大量的逋欠,像永樂後期,光是蘇州一府的每年逋欠就高達百萬石。

當然,永樂時期的逋欠原因並不複雜,由於朱棣遷都京師,導致明廷急需江南財富北上輸血,而這違背了江南士紳的利益,他們並不甘心老老實實交稅,此外遷都京城之後,勢必導致明廷對江南的控制力減弱,因此逋欠也就並不奇怪了。

不過後來到了宣德時期,以周忱等精幹官僚為代表,對江南的積欠和漕運進行了相當有成效的治理,一直延續到正德中後期,使得江南的逋欠減少了許多,可是由於周忱屬於當時王振一派,因此在土木堡之後,周忱也被拿了下來,導致局面徹底無法挽回。

因此,從正德中後期開始,江南逋賦數額逐年增長,已經形成了一個騎虎難下的架勢,而特別是像皇帝每年一百萬兩的金花銀,光是嘉靖三十年到嘉靖三十九年,累計欠三百四十八萬;再如萬曆三十七年,歲欠金花銀及三十二萬;天啟六年統計,各省拖欠金花銀二百餘萬;崇禎六、七年金花銀共逋八十九萬。

當皇帝自己的錢都被拖欠的時候,更不用說朝廷的賦稅了。

“江南逋賦名目方法繁多,如活灑、死寄、畸零帶管、寄莊等,而浙西一帶盛行‘鐵腳詭寄’,即以田產寄在親

友或佃戶名下,減少冊籍上的資產,來實現逋賦的目的,這些人不納糧、不納耗,地方逋負自然日積月累,再加上亂掛產業於別人名下,結果禍害小民,小民無法申訴,又無力負擔,便整家相率逃亡。”

林敬說到這裡時,甚至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道:“就連朝廷體恤民情而專門免除的稅糧優惠,也都被這些人給利用了起來,富戶們自然不用再交稅,可是普通的小民輸租如故,甚至還要給什麼‘腳步錢’和‘冬牲’......”

眾臣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實際上大明朝就是這麼過下來的,從小民到勢豪都是拖欠的主體,而積欠逋賦的銀子也都被種種名頭給抹掉了,特別是到了後面,下至貧民百姓上至達官顯紳,家家戶戶都拖欠了幾十年的逋賦,然後每次有新皇登基的時候,又會以各種形式免除掉,哪怕是崇禎也下旨免除過幾次積欠.......

當上上下下都是這麼一副態度的時候,無論是士紳還是百姓,自然要想方設法來逋賦,特別是那些地方士紳們,常常在官府清繳逋賦的時候,煽動百姓們抗糧不交,甚至毆打稅吏,而朝廷又無力整治亂象,使得逋賦已經成為了一個常態。

林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

黎明之卿

國士無雙

驍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