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王二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開始與意外,重生曼哈頓1978,老街王二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富國銀行ceo理查·庫裡德,向臺下微微躬身行禮,走到主席臺旁邊一個獨立演講臺後面站定,在話筒前道。
“感謝各位,能夠在今天來到這裡參加。。。”
他的一段官方客套話、致辭,引得會場內的眾人一陣面帶微笑的掌聲。。
大衛手上鼓掌,左右看了看,歪頭低聲對格蕾絲道:“帕納里斯和賈爾斯、萊斯利他們呢?”
“他們都在前面!”
“你看,在那裡!”
大衛順著格蕾絲手指的方向望去,帕納里斯和賈爾斯、萊斯利,都坐在第四排~
他們周圍,大衛想來應該都是一些大家族的嫡系子孫了吧?
臺上~
理查·庫裡德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之後,笑著揮揮手,場內重新回覆了安靜~
“我們今天這次會議,是一個閉門會議~所以,我沒有準備在上電視節目時,才需要的那種演講稿~”
“呵呵~”
“哈哈哈~”
臺下,人們很配合的傳來一陣笑聲。。
他們都get到了理查·庫裡德的包袱。。
現在的這個時間段,正是國會議員每四年一次的中期選舉階段~
前兩天,有兩位議員,為了給自己拉選票,跑到一檔電視節目上,開起了辯論會。。
結果。。其中的一位議員被諷刺:“你如果沒有了手裡那份事先準備好的演講稿,就是一個只會種玉米的農民~何談去為選民們謀得利益?”
被諷刺的那位,當場就滿臉通紅。。眼睛瞪得溜圓。。一時竟沒有出言反駁。。
之後,這一言論,經電視節目播出之後,成了米國主流社會人們口中最熱的一個歡樂梗~
也就是現在,還沒有“社死”這個新鮮名詞的誕生~
如果有的話。。那位被諷刺得說不出話的議員,一定會被釘在“社死”恥辱柱上~
理查·庫裡德等到笑聲漸稀,微笑的接著道:“因此,我今天用我自己的話,來說說我對於今天這次會議的一些看法~”
“60年代,米國國內的通脹率開始顯著上升~”
“而銀行業,因受限於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中,q條例對銀行等儲蓄機構有存款利率的諸多限制,導致其對於儲戶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存款市場份額大幅流失至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導致了金融脫媒現象出現。”
“彼時,政府為維持金融市場的正常發展,開始進行了一系列針對利率的管制放鬆改革,想要以此利率市場化改革,釋放銀行等儲蓄機構的活力。”
“1970年,政府頒佈將10萬米元以上,三個月以內的短期存款市場化,放鬆對10萬米元以上,90天以內的大額存單的利率管制~”
“1971年,關於金融機構和金融管制,總統委員會,建議取消q條例對儲蓄、以及定期存款的利率限制。”
“1973年,取消所有大額存單的利率上限,及1000萬米元以上、5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上限。”
“今年,1978年,政府又頒佈了6個月定期存單利率上限可浮動,不受支票賬戶不付利息的限制。”
理查·庫裡德略微頓了一下,給臺下的人們留了十幾秒消化的時間,略微降低了語速,繼續道:“從這些政府頒佈的最新政策來看,為了緩解利率放開後的倒掛困境,我猜測,政府會把監管力度繼續放鬆!”
“至於我這個猜測的原因嘛。。具體有以下幾點!”
“在利率逐步改革、放開後,銀行業內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大家只能提高存款利率來吸引足夠多的儲戶,這就會造成短期資金成本上升,資產負債利率不匹配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