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王二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一章 陌生與熟悉,重生曼哈頓1978,老街王二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銷模式。
在1949年兩人選擇成為紐崔萊公司的經銷商。
經過10年,在1959年 4月密歇根州,他們因為在紐崔萊公司待的不盡如人意,就創辦一個屬於自己的公司,公司員工就5人,辦公面積就223平方米。
至此安利公司的總部就在密歇根州。
而安利公司的第一個產品,也就在這時候誕生了~
它是一款消毒清潔劑。
1962年,安利在加拿大開設了第一家子公司,就此成為一家國際公司。
1964年,安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萬美元。
隨後到1965年,安利已完成對45家工廠的改造,擁有6.5萬銷售人員,而當時安利的產品都是以大眾化的仿製品為主。
在那時安利,把這些銷售人員作為獨立的經營商對待,沒有像公司那樣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他們~
而是依靠獎金和激勵措施來激勵他們,當時安利使用別針上的珠寶的名稱,來區別各個銷售人員的貢獻。
這使得安利進入到了快速的發展時期。。
等到1967年理查·迪維斯開創了“Selling America”活動,且透過創新的直銷模式來銷售產品。
這在後面演變成了“金字塔”銷售模式。
1969年安利的一家工廠發生火災,但最重要的事情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開始調查安利,認為安利是透過新招聘的經銷商來賺錢,這種金字塔的銷售模式是一種變相的欺詐。
在被調查的同時,安利於1971年在澳大利亞成立分公司,開始拓展業務。
1972年,安利公司收購了將創始人引入直銷領域的紐崔萊公司,當然也包括當時雅姿這個品牌。
僅僅過了1年,1973年英國的業務也開始進行。
1974年,安利公司開始進入香江,正式進入亞洲市場。
而到1975年,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安利公司提出正式指控。
但安利公司,還是繼續在拓展國際市場,並於1975年進入了德國市場。
1976年,進入了馬來西亞市場。
1978年,進入了荷蘭和愛爾蘭共和國,同時開始拓展市場銷售業務。
到了現在,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依舊沒有對安利公司的銷售模式是否合法,釋出任何裁決。。
其主要原因,是安利公司並沒有向沒有向分銷商們,支付招募新分銷商的報酬,且分銷商必須透過銷售產品才能得到獎金~
而更重要的是,安利公司可以回購多餘的分銷商庫存。。
。。。
大衛把雙腿搭在了桌子上,砸吧了幾下嘴巴,玩味兒的又看了一遍安利公司的介紹,不禁笑了起來。
這可是個頗具爭議性的傳奇公司啊!
至於安利公司的銷售模式。。大衛不會做出任何評論~
還是那句老話,凡事都有利與弊兩面!
當每個人在權衡利弊,考慮自身利益的時候,其出發點都是不同的。。
結果自然也就會各不相同~
所有人都想賺錢!
安利公司的出現,給了他們一次機會~
然後呢?
有的人發了財,成為了人生贏家~
有的人摔了一跤,成了一名人們口中的“loser”~
。。。
收回了發散心思的大衛,把手裡的資料重新翻到了剛才看到的地方,嘴角的笑容變得更加古怪了起來~
米國商會(UScc)在1976年,貸款成立的簡稱為cc的院外遊說組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