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王二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九章 風向(一),重生曼哈頓1978,老街王二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紐約。
正午時分~
曼哈頓49街,sith & wollensky牛排館。
大衛和馬格·路德維斯、德文修斯·馮·斯賓塞,三人坐在一個角落裡的餐桌旁,共同舉起了酒杯。
三人共飲一杯之後,大衛拿起刀叉切下一塊牛排放進嘴裡,向斯賓塞笑道。
“你剛才提到教育的重要性,讓我想起著名的哲學家、實用主義教育家約翰·杜威。”
“他多年前出版的《經驗與自然》,我雖然已經買了卻沒有抽出時間仔細閱讀,感覺很遺憾。。”
“哦?”斯賓塞停下手裡的動作,看著大衛笑問道。
“你買他的書,是因為比較贊同他的思想和觀點嗎?”
“觀點?”
“你指的是哪方面?”
“教育!”
大衛聽到斯賓塞又向自己提出了一個新“考題”,認真思索片刻後,笑道。
“他提倡的部分教育理念,我都比較贊同。”
“比如他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
“生活這個名詞,不僅包括物質的方面社會發展水平和家庭經濟條件,也包括非物質的方面的社會制度、民族風俗和信仰、娛樂和職業等等。”
“它是這兩個放米娜的體驗的總和,也是人類全部種族生存發展至今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這樣的社會生活,是每個人都能獲得經驗、交流和傳遞經驗的成長過程。”
“所以杜威教授認為,教育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絡,教育必須與兒童生活融合一體!”
“然後~如果我們再從教育即生活的角度出發,要求把學校辦成和現有社會制度一樣的環境,以便從中培養能完全適應眼前社會生活的人,就是杜威教授對教育提出的另一個重要思想觀點~學校即社會。”
“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它雖然與現實的社會環境的區別很大,但對於心智逐漸成熟的孩子們來說,它把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有目標性的分成若干部分和要素,讓孩子們逐步、分階段地吸收消化的過程,是非常有利的。。”
“從我走出校門、走出小鎮來到紐約,心裡對於沒能上大學留下的遺憾,耿耿於懷。。”
“但是~”大衛忽然話鋒一轉,停下用餐的動作,看著斯賓塞說道。
“到底要讀那些書有用,那些書根本無用,甚至是會讓我構建一個錯誤的擬態環境,進而對某些書中強烈反對的人或事物抱有刻板成見。。?”
“不讀書被人騙,讀書被書騙。。”
“斯賓塞先生,你能告訴我應該怎麼選嗎?”
“呵呵~”
斯賓塞聽到大衛能說出這樣“警醒”的句子,臉上露出頗為驚訝的微笑,答道。
“有一句,被很多人奉為心靈雞湯的名言~”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但我認為,它的確是名言,卻也是一句最卑鄙、最無恥的名言。”
“因為,它否定了許多人心中的良知、信仰和契約精神。。”
“它引導人們走向極端的自私自利,讓人們心安理得的認為勢利眼、冷酷無情、袖手旁觀、麻木不仁,背叛、欺凌、勾結、陰險、相互算計等等,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約翰·杜威出生的1859年,恰好是達爾文發表名著《物種起源》的一年。”
“他出在一箇中產家庭,從小就非常聰明,很順利就進入了佛蒙特大學學習希臘文、拉丁文、解析幾何、微積分和哲學等課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