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部第十三章 成立政黨,特工之回到清朝,斷刃天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暫時也只能由楊一自己親自擔任了。不過這楊一的事情也實在是多,這情報這一攤後來也都交給沈清霜去負責了,沈清霜原本就是沈家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弄這些熟的很,沈清霜在沈家原有機構的基礎上,再加上楊一這個老特務的幫忙指點,這新的情報機構很快就形成了。沈清霜也成為了楊一日後武裝奪取政權道路上最可靠的耳目。這都是後話,就先不提了。
時間又一次來到歲末,一個溫暖午後,韋曉聲、許名、劉銘傳、聶士成都來到楊一的家裡,楊一把他們請來,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商量。
這一段時間楊一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長期的保證部隊的戰鬥力的問題。從歷史上看,李鴻章的淮軍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糟糕,李鴻章事後把失敗歸結在裝備上是很不客觀的,就當時而言,淮軍的裝備比起日軍,是有相當優勢的。就陸軍而言,甲午戰爭時期淮軍基本上裝備了新式的連發快槍,炮兵裝備上,淮軍主要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
克虜伯式後膛炮。僅1871年至1873年,李鴻章就購置了德國克虜伯
後膛四磅鋼炮141門,到1884年淮軍配備的後膛鋼炮已達370多門。
炮兵裝備上,淮軍主要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後膛炮。僅1871年至1873年,李鴻章就購置了德國克虜伯後膛四磅鋼炮141門,到1884年淮軍配備的後膛鋼炮已達370多門。自1886年起。廣東又陸續撥解北洋鋼炮100多門,其中”光緒十二年(1886年)粵解八生脫鋼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粵解七生脫鋼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粵解八生脫七鋼炮三十尊”。這期間北洋自購者尚不在內。另外,到甲午戰爭前,江南製造局共造出後膛大炮145門,大部分用來裝備了淮軍。淮軍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魯森式鋼炮還是西方80年代末才發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見,淮軍的裝備無論是質與量,都是堪稱一流的,和當時的世界軍事強國基本同步,而當時的日軍裝備的主要的裝備還是村田式單發步槍(有少數部隊裝備了村田式連發槍)和國產的青銅炮,效能上遠不如中國進口的西方新式連發槍和後膛鋼炮,其全軍擁有的野炮不過300門,數量更不用提了。拋開當時政治經濟上的原因不說,但說軍事上,清軍部隊腐敗,士氣低落,缺乏訓練,遇敵輒潰,不能發揮武器應用的效用。這是失敗在主要原因之一,作為來自未來的楊一當然要想辦法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如何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楊一想到共產黨的方法,要想採用共產黨的那套辦法,就得先成立一個政黨,利用信仰的力量激勵部隊的鬥志。使之時刻保持旺盛的鬥志。
“成立政黨?”政黨這個名詞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的確的點新鮮,所以楊一提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表達了自己的疑惑,要求楊一做進一步的解釋。
“所謂政黨,說的好聽一點,就是大家為了一個共同而美好理想聚集在一起,為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明白了嗎?”楊一解釋道:
“那說的難聽呢?”許名問道:
“那就是利益的結合體。相互利用的集團,不過這樣的政黨我不喜歡。我也不願意我們成立的政黨今後墮落成這樣。”楊一冷冷的說:
“先生,你成立的政黨想達到什麼什麼目標呢?”聶士成問:
“當今朝廷腐敗,洋人驕橫,民不聊生。中國正處在最黑暗的時刻,我楊一想做的是,推翻這個腐敗的朝廷,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讓世界都不敢在小看我堂堂華夏民族。這就是我的理想。”楊一說完環視眾人。
楊一這番話分量的輕重大家是知道的,那就是擺明了要謀反。聽的大家一片沉寂。
“我早就說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