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纓滄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大唐幻術,貞觀小駙馬,濯纓滄浪,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晨兒,你知道幻術嗎...?”周童看著張晨問道。

張晨點頭:“當然知道...難道陛下那邊是準備動太上皇的道師了?”

看著張晨瞬間就明白自己的意圖,周童也是露出了微笑:“是的...那個,晨兒,你先和我說說幻術,你都知道多少?”

張晨微微想了一下道:“幻術...起源秦漢,早在秦朝時,百戲還以雜技與普通的表演為主,而到了漢代,尤其是漢武帝時期,本土幻術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百戲中有一段富有故事性的表演“東海黃公”,在漢代時尤受到百姓的歡迎,而幻術表演者也好透過幻術表演重現當時的場景,以此呈現出綜合性極強的表演節目。

“東海黃公”本身確有其人。黃公原是秦末時期東海人,自小修習方術,在從業幻術表演之後,方士的身份也為他的演出蒙上了神秘、又勾人興趣的面紗。在《西京雜記》中,對黃公的表演就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

從這段記載中不難看出,黃公的表演多元且豐富。除了營造方術氛圍的騰雲起霧、山河變化之外,黃公其人還能夠以人之軀馴蛇馴虎。在表演的時候,黃公多用暗紅色的絲織布條束起頭髮,腰上佩戴誇張的金刀,腳下也邁著富有神玄意味的禹步,而口中也念著廣東一帶祭祀時會唱的咒語。這一系列的誇張表演相互結合起來,無人不覺得黃公的幻術充滿了怪誕與神秘。

黃公憑藉具有開創性和代表性的表演,在秦末的幻術界擁有極高的好評,每當開演,方圓三百里的人都要趕過來一探究竟、一睹為快。

只不過,像許多馴獸類與苦刑類的幻術表演者一樣,發生舞臺事故其實也是屢見不鮮的。

黃公在晚年時也堅持表演幻術,並且表演依舊是以馴獸和環境幻術結合為主的形式。

有一次,黃公與朋友飲酒正酣,喝得正起興時想要為朋友即興表演一段幻術。根據後人所傳,當時的黃公由於喝得酩酊大醉,結果因此馴虎失誤,於是命喪在白虎的口中。

東海黃公馴虎失誤的事故,後經過漢代幻術表演者的改編,變成了結合幻術與雜技進行表演的“百戲”之一。由其他的幻術表演者來扮演“黃公”本人,在平地上掀起雲霧、創造百川、馴蛇馴虎,更有甚者透過表演重現黃公當年被白虎誤吞的場景,看得令人很是心驚膽戰。

總的來說,漢代本土幻術能夠得到如此發展和興盛,不僅是因為社會穩定、百姓對娛樂休閒的需求提高,更是因為本土道家方術的思想盛行,為表演增添了一份不請自來、但的確很受歡迎的神秘色彩。

相比於早在先秦時期就發跡的本土魔術,外國魔術傳入我國的時間較晚。漢代時,漢武帝全力使張騫通西域。於是大量的外國商人、使者從開通的絲路進入中原,同時帶來了外國的文化與獨特幻術技藝。

宛諸國向中原派出使者,並且以巨大的鴕鳥蛋朝貢給漢,隨之而來的還有大秦國的眩人。從這裡可以得知,眩人以及眩人的精彩技藝,同樣也是外國向漢朝貢的重要一環。

除了大秦和大宛外,來自西北絲路的還有烏孫、安息;而後又有從西南絲路遠道而來的都盧、撣國(今緬甸)。

而最早進入中原獻藝的則是大秦派出的眩人,根據史料記載,大秦的藝人在中原表演了吞刀、吐火等幻術,其中還有更換牛馬頭部、自行支解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幻術,令漢武帝與一眾朝臣大為稱奇。

漢朝在當時並不是幻術最為發達的國家,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稱得上“魔術之都”的還是大秦領先一步。而西北有大秦,西南就有身毒(今印度)。

到了漢安帝時期,身毒也曾派眩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第一嫡子

濯纓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