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九百九十五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寧十年三月。

王安石以子王雱病為由,再度提出辭相。

官家照例不準,並給王安石假,同意他在家撫視,

但王安石不再同意,五度上疏,最後命下罷其宰相之位,為鎮南軍節度使,判江寧府。

旨下之時,王安石正寓居在定力院內。

第一次罷相時,他也是住在此際,如今仍住在此院中,看著滿園春光明媚作詩一首。

江上悠悠不見人,十年塵垢夢中身。

殷勤為解丁香結,放出枝間自在春。

此詩是仿陸龜蒙所作(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他又居定力寺想起前詩來,此刻他便坐在丁香樹下看著章越送來的書信。

此信也算是章越對當初王安石在府上,隱隱以朝政託之的一等回覆。

對章越而言,朝政不是最要緊的,在朝政之上更要緊的是【國是】。

這是章越一入京後吩咐陳瓘所為之事,二人就此增刪七次,常常討論半日。直到今日章越給王安石書信一封。

說是書信一封其實也是進卷。

猶如章越孑然一身至京城時,將文章投遍公卿,兩制大臣求得賞識引薦一般。當時章越三度投文王安石,還曾親自登門求其青睞。

時過境遷,章越再書王安石,宛如當時投文心境一般。

在信中自述彷徨如學生請教師,王安石見此微微嘆息,章越這麼多年了,依舊還是那麼恭謙謹慎,有醇醇之風也。

章越這一封書信的題目便是‘孟子亦言利’。

王安石看章越的題目時候笑了。

眾所周知王安石是最推崇孟子的人,時人諷刺王安石的觀點與孟子如出一轍,只是區別在一個整天言利,一個從不言利。

故而王安石看到章越‘孟子言利’不由會心一笑。

義利之辨是儒者第一事。

義利之辨就是出自孟子,《孟子》的一章。

孟子見梁惠王。

王問,老頭,你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答說,王何必言利,亦有仁義而已。

這就是孟子頭一章頭一句,讀過孟子書的人都知道。

章越言,五經之首《易經》,言利有一百八十四處,言不利的有二十八處。

易經所言的元亨利貞,及利或不利。

被奉為五經第一經,華夏各家流派之祖的易經教的就是你如何【利用安身】之道。

易經研究的就是如何‘趨吉避凶’,如何‘大吉大利’,這個思想可謂融入每位華夏子民的血脈之中,為三教九流所共奉。

如果說孟子否定了‘利’,也就是否定了五經之首的《易經》。

何為利?何為義?

孟子言墨子所云的‘義’,乃摩頂放踵以利天下,就是頭磨破了腳擦傷了,也要為利於天下之事。

楊子所云的‘利’,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之,你要我拔下一根毛利於天下,我也不幹。

墨子之‘義’,乃‘無私’,如果人人都不利己,心裡頭完全沒有自己才能利天下。

揚子的‘利’,乃‘自私’,如果人人都利己完全不利他,才能利天下。

孟子批評墨子揚子都不是‘中用’之道,而是執一之道。執一之道是賊也,舉一而廢百。

孟子所云的‘義’和墨子所云的‘義’不同。

孟子之‘義’乃‘中用’之道,兼顧利己利他。但中用之道不是折中和調和,如何中用?必由【誠】出發,那就是‘仁義’。

什麼是‘仁義’?

仁義就是‘大利’,‘遠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