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零五章 進退又何妨,寒門宰相,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利民,但滅夏才是利國利民萬世,否則陛朕當年為何要委卿攻取熙河之事,也是為伐夏鋪張。”
章越心道,攻取熙河是我與王韶提出來的,啥時成了你的全盤謀劃。
官家繼續道:“一味趨以仁義,只會水弱易玩。朕親政十年了,國策也當變一變,以法易儒。如今國家當以滅夏為急,利民為緩!”
“朕本意託付卿伐夏之事,但卿若不贊成朕伐夏之事。那卿且去西北,替呂惠卿回來!”
章越聞言心底大怒,天子居然在自己面前玩這手段。
呂六這大馬猴,也配和我章三比?
章越面上不動於色,看了一旁的石得一一眼,不知是不是他將自己不願去西北話洩漏給了官家。
此刻他沉靜地道:“陛下,呂惠卿之才勝臣十倍,臣本螢蟲只配伏草而遊,哪敢與當空皓月爭輝。”
官家聞言一愣,不過他也見慣了官員們以退為進的操作道:“那便如此。”
官家說完看著章越神色,卻見他神色絲毫不變。
對章越而言方才可能有些氣話,但如今卻是已經理解消化。
宰相又如何?說到底也是一份工作而已。
章越當然知道皇權與相權牴觸之弊。明朝無宰相之名還有內閣大學士之實。到了清朝就真沒宰相了,而清之官員素質也是歷代來最滑坡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比起來在位時的力不從心或是產生日後重大隱患,倒不如早退早了事,既保全了富貴,也不失郡守之位。
不能謀身,又如何謀國。
章越道:“陛下,臣雖貶去但忠言不可不講,不可不諫。”
“你講!”官家帶著怒氣道。
章越絲毫不讓地道:“垂治天下當以仁義,近歲天災不斷,各郡各路盜賊不斷,連富庶的淮浙亦有人相食之狀。陛下要征討西夏,卻不見百姓之苦,好比殺牛宰羊以為膳食,食者皆美,然被食者之慘,陛下不曾見之。”
“朝廷興師十萬,殆於道路上百姓則有七十萬家,就算破夏功成,然而民不能撫,心不能附,又有何用?”
“臣素來要為一事,從不直接為之,而是先從謀另一事。這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
“要伐夏當先利民,利民是器,唯有器成方可伐木。退一步說,就算伐夏不成,但器已磨練,民心亦為陛下種下。”
“天下最難之事,莫過於執兩用之中,切不可執一廢百,臣還請陛下明察。”
‘執兩用之中’官家細細品著章越這句話,這句話出自【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執一廢百’出自【孟子】‘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伐夏】與【利民】就是兩用,能夠【用中】或【中之用】,辦到這件事的人就是聖賢了。
其實作為官家,最大的難處就是方向上的選擇,而不是那些細務。因為細務上的事,有大把能臣替他為之。
方向上的選擇,往往導致路線上的不同,而路線的不同,又成為黨爭的發端,權力的升降。
而如何能做到【中用】?
【中庸】也早就給出了答案,那便是【誠】。
能做到至誠的人便如同神明一般。
“如何誠也?”官家默然半響飄出了這一句,元絳看這一幕知道章越有幾分勸動官家了。
章越道:“此為聖賢之道,臣不知也!”
官家被以為章越會說道理在他一邊,哪知他說不知。
官家笑道:“章卿也不知到底是【伐夏】好,還是【利民】好啊?”
隨著官家一笑,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