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人皇耶律倍,新唐,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頂上,只有兩側留有一撮頭髮,身上穿的也是契丹人的裹皮鐵甲。
李從燕也帶著眾人上前相迎,隨後耶律東古向雙方互相介紹了一番,李從燕大笑著叉手行禮,說道:“登州刺史李從燕,見過契丹東丹國人皇王!人皇王一路舟船顛簸,辛苦了!”
耶律倍則施以契丹禮節,說道:“此番我等因故逃難至此,幸得李刺史不棄收留,耶律倍感激不盡!”
李從燕自然是寒暄客氣了一陣,而後便引領耶律倍檢閱了王祖河所部將士。
耶律倍三人隨著李從燕走過大軍方陣,只見一千幾百名將士精神抖擻、士氣如虹,組成的方陣整齊劃一,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去,每一隊都是一條筆直的線,讓耶律倍三人驚歎不已。
特別是耶律東古,更是雙眼放光,心中暗道:“都說唐兵闇弱,早已不復當年雄風,卻不想在登州這裡還能見到如此精悍的兵馬,看來唐人即便衰弱了幾分,但底蘊仍在,依舊不可小覷!”
而耶律倍則是心中暗喜:“如果唐兵大多如此,那我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同時,耶律倍心中也有了結交李從燕的想法,畢竟手中有這樣一支強軍,身份還是皇子加地方刺史,這樣的人放到哪裡都是一方豪傑,結交這樣的英才百利而無一害!
閱兵結束之後,李從燕便和耶律倍等一眾來到碼頭一側,這裡已經搭建起一個偌大的營帳,裡面是李從燕設下的宴席。按照李從燕的命令,刺史府各部參軍、新軍校尉以上將領全部出席,在此為耶律倍接風洗塵。
席間,李從燕憑藉自己後世一千多年的知識儲備,與耶律倍大聊特聊,二人從治國治軍之術聊到技術百工之能,從佛教文化聊到歷史野聞,不管耶律倍探討哪一方面的話題,李從燕都能輕鬆應對,而且對每個方面都頗有見解,讓耶律倍大為驚歎,沒想到李從燕竟然如此博學,當場將李從燕引為知己。
其實耶律倍哪裡知道,李從燕見慣了後世的資訊大爆炸,涉獵的知識面自然要比這個時代廣袤得多,而且李從燕在後世怎麼也算一個大學生,隨便哪方面都能說出一些觀點來,沒有什麼奇怪的。
圓鏡大師和耶律東古心中更是震驚,在二人看來人皇王耶律倍可是整個契丹最為博學之人,就算放眼全天下也是人中翹楚,在學識方面少有敵手。可是今日耶律倍卻遇到了比自己更為博學之人,李從燕丟擲的一些話題,就連耶律倍也聞所未聞,而且還無法辯駁。
例如,李從燕與耶律倍在談論孔子以仁德行天下的時候,李從燕就認為孔子之所以能夠遊歷各國不光靠仁德,更是靠武力,徹底顛覆了眾人對於孔子的印象。
“孔子本是山東人,身高九尺六寸,強悍有力,這樣的體型就是山東壯漢,絕不會是文弱之人。而且孔子精通六藝,會駕車、會騎馬、精通弓箭之道,而且常年劍不離手,對於劍術也頗為拿手。而且孔子身邊又有七十二門徒、數千弟子,如此孔子豈是光有仁德的文弱之人?依我之見,孔子善仁德,可還有讓別人心甘情願坐下來,聽他講仁德的武力!”
這樣一番言論,當場顛覆了耶律倍和所有人的世界觀,可是仔細一琢磨,還無法反駁,因為李從燕所言句句屬實,又處處合理。
而後眾人又比較文才,在耶律倍的提一下,李從燕當場作詞一首。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光武魏王,稍遜風騷。一代天驕,頡利可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李從燕將後世偉人的沁園春雪背誦了出來,將唐宗宋祖替換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