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找礦,新唐,東仙軒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勢說道:“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銅礦應該順著這些山石紋理自此向東,逐漸深入地下!”

李從燕點了點頭,這裡的銅礦卻是是一處赤銅礦,與自己的記憶完全符合,於是問道:“這處銅礦的含銅量如何?”

幾名百工低聲商議了一下,眾人又擺弄礦石看了一陣,而後便由找到銅礦的那名百工說道:“啟稟李刺史,這處銅礦儲量很大,但就這塊礦石來看,每百斤礦石可出銅八斤左右。”

“也就是百分之八的含銅量?”

李從燕心中大喜,這已經算是富銅礦了,自己這回算是找到了一個聚寶盆!

“立即調集人手在這裡開礦,回去之後,我會調集兵馬將這裡方圓十里之內封鎖住。礦上產出的銅就地熔鑄成銅錠,我每月會派兵押運回刺史府府庫。”

“喏!”

在這個時代銅就相當於錢,雖說此事非常犯忌諱,但吳從漢一想到日後刺史府有了一處寶藏,甚至可以憑藉這處銅礦私自鑄錢,心中便一陣激動。

隨後李從燕留下了幾名百工,以及一隊新軍將士,由領軍的旅帥負責統領。

李從燕率部離開了正棋山,而後調轉方向朝著黃縣趕去。

黃縣以南五十里外,有一座南山,山上植被茂盛、山勢平緩,在當地很是有名。

當李從燕率部抵達南山的時候,已經是次日上午,來不及休息,李從燕便率領眾人進入了南山。

雖然南山較為平緩,但是大部分的山路也無法騎馬,李從燕等人徒步行走了一個時辰,最終來到了一處山崖之下。

“從這處山崖為起點,向北、向西尋找礦藏!”

李從燕下達了命令,隊伍中的數名百工開始分頭行動,幾十名新軍將士也隨之行動了起來。

吳從漢擦了擦汗水,問道:“主上,這裡有什麼礦藏,可是銅礦?”

李從燕找了一個枯樹根,當做凳子坐下休息,而後說道:“不是銅礦。”

“那是什麼礦藏,是鐵礦?或是煤礦?”

李從燕笑著說道:“我賣個關子,先來問問你,你可知道如今江南各處用什麼交割貨物?”

吳從漢想了想,說道:“吳越之地少銅錢,故江南之人多以銅錢、金銀、絲絹為錢,用來買賣貨物!”

“說得對!”

李從燕還記得後世的歷史記載,此時以長江為分割線,長江以南的各處勢力都普遍缺少銅錢,南方民間貨幣存量不足,於是便開始以金銀為媒介作為貨幣的補充物。

而且到了後世劉知遠建立後漢的時候,就連北方也開始以金銀為流通物。只不過和後世明清時期不同,這個時候的金銀並不是法定貨幣,也沒有固定的形制,只是以貴金屬的姿態流通而已。

“主上的意思是,這裡是金礦,或是銀礦?”

“這裡應該是一處銀礦,而且是一處儲量很大的銀礦!”

李從燕早在召開礦業招標會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這處銀礦,於是便打定主意擇機開採。雖然此時後唐境內還沒有形成銀幣流通的局面,但按照歷史的程序來看,這也是必然的發展結果,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吳從漢則沒有這麼多的想法,只是滿心歡喜,畢竟金銀也是財富,刺史府幾天之內有了銅礦和銀礦,將來大機率不會再為錢糧發愁了。

可是誰知吳從漢將這個想法說出來,卻被李從燕否掉。

“你要記住,銅礦和銀礦都會盡早開採,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只是開採而已,刺史府暫時不會鑄造銅錢,也不會讓這些銀子流入民間。”

“主上這是為何?”

李從燕說道:“如今登州各地的商賈底子太薄,而普通百姓又太貧困,如果刺史府突然將大批銅錢、銀子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唐

東仙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