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頁,清宮吉皇貴妃錄,平江府,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培盛只瞅了一眼,回身立刻提溜了個小太監去看,不一會兒,人回來了,道是乾清宮後面的做飯值房,正在備膳,留了個灶眼一直燃著,天乾物燥,火星沒留神就冒出來了。
胤禛盯著他,聽他說完,就有點牙癢癢。
他一揚下巴,冷聲道:「去,告訴值房的奴才——凡事不可不為之預防,宮中火燭,務必小心,再小心!」
蘇培盛在旁邊,覷著皇帝臉色,就知道他鐵定是想到了前朝那件事。
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因為御膳房值守太監的疏忽,燒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火,火勢烈烈,令人心驚膽寒。
火乘風勢,金鑾大殿,頃刻之間,化為焦土。御膳房的負責人以及當事的太監,被處以絞刑。
也就是那一年,吳三桂叛亂,太和殿大火一事,更添不祥,康熙帝龍顏震怒。
那時候,胤禛尚在襁褓之中。
這件事,也是他後來長成了一些。聽孝懿仁皇后私下裡說的。
直到他二十歲,也就是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才在廢墟上被重新搭建了起來。
這件事給胤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登基以後,雖然日理萬機,但對於紫禁城的防火事宜從來沒有少了重視——不管是三大殿的鍍金銅缸,還是東西六宮中隨處可見的鐵缸,內裡都儲存滿了水,就是為了不時之需。
胤禛對那小太監命令完後,抬頭皺眉瞧了一會兒那圍房的房簷,還是不放心,他轉頭又吩咐蘇培盛:「即刻傳朕的旨意——讓內務府造辦處,把乾清宮日精門、月華門這一帶的圍房……
他沉吟了一下,摸了摸腰上,立即改口道:「不,把宮中臨近做飯支出的房簷,統統給朕改成風火簷!以昭慎重,防範於未然!」
所謂風火簷,紫禁城裡又叫做封護簷。
這是一種對於梁頭的保護,使木頭不至於直接暴露在外面,這樣一來,即使做飯值房飄起了火星子,落到風火簷上,也不會有著火的危險。
蘇培盛連聲答應著,招手喊來了小陳子伺候著,自己一轉身去了。
小陳子剛剛被提溜到皇帝旁邊,胤禛又瞧出問題了,他皺著眉,冷不防地問道:「這一帶的火班呢?」
火班就是紫禁城中專職防止失火的隊伍,按照現代的觀念來理解,差不多約等於消防隊。內裡有步軍、披甲人、蘇拉等。
一支火班大約有一百人的名額。每日更換著值守。
小陳子一時間語塞,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汗都快下來了。
幸好胤禛一甩袖子,已經大步往前走了,頭也不回地就丟下一句道:「乾清門火班的值守——人找著了,即刻讓他滾來養心殿!」
到了養心殿,胤禛坐進暖閣書房,閣內角落的兩隻冰桶,裊裊地往外面冒著白氣兒。
不一會兒,他左手裡捧上了熱騰騰地茶盞,右手握著御筆,眼睛盯在一堆要處理的摺子上。
一盞茶後,蘇培盛氣喘吁吁地趕回來伺候了——皇上讓他去傳旨,他卻不會真的跑遠,半道上,他早就一揮袖子抓了人,連滾帶爬地替他去了——能替蘇公公辦事,那是天大的榮光。
皇帝身邊,可離不了他蘇培盛伺候!
……
不知過了多久,天幕終於沉沉地染上了黑色,胤禛看著宮人們靜然無聲地在閣中點起燈燭,忽然想到一事,便開口問道:「貴人今日母家覲見如何?」
這話是問伺候宮人的了。
宮人一醒精神,立即就小心翼翼地道:「回皇上的話,吉夫人是下午時候便出了宮的,夫人陪著吉貴人用了午膳,這會子精神好了許多!」
胤禛哼了一聲,心中暗自道:除了受傷的那頭幾天,平日裡,她什麼時候精神不是好得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