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臣以為不妥,公子世無雙,張採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之清隱藏在謙卑恭謹語氣下的頂撞,讓景禎皇帝突然感覺胸腹之間一陣難受的氣機翻滾,隨著身體衰弱而逐漸式微的真氣,好像正在體內脆弱到不堪重負的經脈中揭竿造反,渾身的面板都在隨著呼吸收緊,一陣一陣生疼。
強忍著如潮水般襲來的不適,景禎皇帝儘可能地把呼吸放平緩,相比於身體上的疼痛,他更不能容忍帝王在臣子面前失態,眼神無意間撇過身側離他最近的太子,可惜只能看清嫡長子陰晴不定的半張側臉,鼻樑高挺,只是鼻尖到上唇之間的人中,稍短。
恍惚間,他居然怔怔想起時隔多年的一些舊事。
他被冊立為東宮太子的當日,就在朝天殿內,端坐在這條御案之後的先帝沒有考教他治國經世的道理,也沒有叮囑他該如何以朝中重臣為師,只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就神情落寞地揮手讓他退去。
那句話曾在景禎皇帝登基繼位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他奉為圭臬,卻並非是引經據典咬文嚼字的枯燥聖賢道理,而是,學會如何在群臣面前板住臉,就可以稱作是半個明君。
皇帝與臣子的關係似乎天然對立,或許有情非得已的信賴倚重,但永遠不可能做到推心置腹親密無間,學得驚天藝、貨與帝王家的讀書人口口聲聲為民請命的戲碼,二十四年裡,身穿龍袍的李燕南早已看膩了,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此時固執己見的首輔楊公,分明不是為一己私利。
這讓景禎皇帝惱怒之餘,心底竟然覺得有些苦楚的欣慰,大周朝堂上,終究還是有人把天下為公這四個沉甸甸大字放在首位的,只可惜明知道被譽為文人表率的保和殿大學士言之有理,另有打算的天子也不肯再從善如流了。
「把如何賞賜陳無雙的事情放一放,眾卿且先議雍、兩二州亂局。謝逸塵身死,他麾下群龍無首的數十萬邊軍如果再被柳同昌所蠱惑,涼州局勢仍然不容樂觀,朕絕不能再次養虎為患,有意調郭奉平回京復旨,另選一人前去好言招安邊軍,眾卿可有人選保薦?」
不知道是不是先前的沉默讓景禎皇帝恢復了幾分氣力,這番話說得很是順暢,一掃連日來虛弱無力的頹勢,進殿之後一直刻意遠離炭爐站在稍遠處的楚鶴卿猛然抬頭,眼神複雜地看向目中精光閃爍的天子,倒吸一口涼氣。
與此同時,身負五境修為的內廷首領太監撩了撩眼皮,眉目間好像多了一抹悲慼,欲言又止。
沒有察覺到楚鶴卿情緒變化的楊之清皺眉不語,景禎皇帝所言不是杞人憂天,大周氣數將盡早就不是什麼能捂得住的秘密,有謝逸塵起兵作亂的前車之鑑,誰敢保證那位天策大將軍在收攏數以十萬計的邊軍之後,會不會也被推著走向不臣之路。
見一時無人應答,景禎皇帝看向接替邱介彰執掌兵部的新任尚書,「衛愛卿?」
衛成靖出列時,眼角餘光從楊之清背影上抹過,腹誹一聲老狐狸,首輔可以暫且避而不答,可要議雍州、涼州,他這位兵部尚書可不敢在君前稍有推辭,只好沉吟著道:「微臣以為,除原本在兵部登記造冊的二十萬邊軍以外,如何恩威並施,收攏逆賊謝逸塵麾下其餘二十七萬悍卒才是重中之重。其恩應在於皇恩浩蕩既往不咎,其威應在於肅清謝賊心腹,尤其是柳同昌。」
景禎皇帝緩緩點頭,示意衛成靖繼續說下去。
「據涼州傳回兵部的戰報,柳同昌如今正率軍在溱川城外,與天策大將軍的人馬對峙,雙方仍處在小打小鬧互相試探深淺的階段,只是溱川此地城牆低矮,不足以抵擋重兵傾軋,且邊軍戰力本就勝於天策大將軍從青州、燕州等地調集的駐軍,為溱川百姓計,陛下當早做決斷。」
楊之清默然頷首,衛成靖頗有老成持重風範,給出的對策中規中矩。
「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