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採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五章 溱川城外瞭望臺,公子世無雙,張採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位祖籍青州的槍修吃了一驚。
景禎皇帝駕崩的訊息他根本無從得知,這時候從郭奉平嘴裡平平淡淡說出來,韓放歌神情恍惚間意識到,大周恐怕真是走到了山窮水盡處,沉聲問道:“敢問大將軍,陛下是何時駕崩?”
郭奉平唸叨了兩句他聽不懂的詩文,笑道:“無巧不成書啊,聽說是陳無雙回京的當天,景禎皇帝就在養心殿嚥了氣。不出意外的話,這時候太子殿下應該已經志得意滿的登基稱帝了。傻乎乎的二皇子腸子都得悔青了,好不容易練出來的幾萬騎兵舍在涼州,孤身在京都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好好一隻雄鷹,只能變成籠中雀嘍。”
韓放歌沒敢接話。
他不僅知道二皇子練出來一支騎兵,還親自帶著一隊機警斥候去校尉墳附近看過,別的不提,二皇子那些人馬的大營倒是扎得很有章法,武威城外少有的依山傍水處,數百上千頂大帳把馬廄團團護在最中間,看規模的話,猜測應該不低於三四萬人馬。
郭奉平突然語出驚人,“從軍之前你畢竟是個江湖修士,兵法不是看看就能理解透徹的學問,這幾個月讓你從頭練就出一支可用的騎兵來,著實是有些難為你了。二皇子殿下做好的嫁衣裳,咱們不穿早晚也會便宜了旁人,反而不美。柳同昌不過是隻秋後的螞蚱,且容他再蹦躂幾天,京都城有的是人比咱們更急著收拾他,我倒希望他能有出息,鬧得越大越好,攪渾了水才好摸魚。”
興許是怕大將軍從他微變的臉色上看出什麼來,韓放歌悄然退後半步低了低頭,他從軍是存了滿腔熱血想要報效國家的磊落心思,儘管數月相處已經對郭奉平有了崇敬之心,但他還是不願意學那位柳同昌。
用槍的人,更不願意被哪一個人拿著當槍使。
韓放歌突然很想跟素未謀面的那位觀星樓主見一面,問問他斬殺謝逸塵是出於私心,還是真敢為大周死於沙場。
郭奉平沒有回頭,卻好像已經猜到了韓放歌心裡所想,平靜道:“大周氣數將盡已成定局,窺伺神器的可不只謝逸塵一人,只不過很多人覺得現在還沒有到最關鍵的時機,怕被人當做出頭鳥,不肯跳出來振臂一呼罷了。你等著看吧,除中州、涼州,再去掉雍州、青州、濟州、燕州,其餘各州還有八位手握兵權的正三品都督,這些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燈,逐鹿中原啊,千載難逢的機會,誰甘心做個觀棋不語的看客?”
這些話一出口,就意味著郭奉平自己最先不甘做看客。
韓放歌只覺手裡那柄從小陪他長大的啟明槍變得冰涼,不知為何,突然就想起五歲那年剛開始跟正值盛年的爹爹學著練槍的第一天,爹爹說,拿起韓家這杆槍,就得為百姓、為蒼生做些什麼,才不愧這一世投胎做人。
心裡想見陳無雙一面的想法,更加熱切。
見他一直不開口,郭奉平緩緩轉身,拍了拍他肩頭,“韓將軍,前程無量。”
韓放歌盡力扯出一絲受寵若驚的笑容,暗自慶幸此時大將軍麾下的三十萬大軍中山頭林立,不見得所有人都肯跟著他走上歪路,至少那位不得志的濟州將軍楊虎頭就私下裡頗有微詞,甚至在得知謝逸塵死訊後,有人看見他提著兩壇酒出城,望著西邊哭了一場。
濟州駐軍全部被徵調到涼州來,楊虎頭這位早年曾在撥雲營中效力的將軍,已經不只一次當著眾人的面酒後失言,說當年在北境時謝大都督待他不薄,朝廷要平叛無可厚非,他不忍心對邊軍兄弟動手,想要去邊軍大營親自問一問謝逸塵到底為何要做叛逆,能勸最好,不能勸的話,自己就把一條命留在那裡好了。
從那以後,郭奉平明顯就不大信任濟州的將士,而燕州來的幾位將領,則是覺得背井離鄉數月之久,大將軍始終按兵不動是心存膽怯,說既然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如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