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位想必就是元司馬了,久仰久仰。”蕭欥首先開口。面對閨閣女子,他不好說話,對元光耀有什麼怕的?

“的確是我。”元光耀愣了愣,隨即明白過來——這個年輕男人來找他,卻不知道他去了寧陽書院,這才和自家女兒撞上。“敢問郎君貴姓?”

“免貴姓魚。”蕭欥回答。蕭是國姓,不好在大庭廣眾下說出口。更何況他來峰州並沒有奉旨,嚴格算起來,還是違抗軍令擅自外出。所以他便折中了下,說的是母姓。

元光耀眉頭不可察覺地皺了皺。

嶺南當地可沒什麼人姓魚。若一定要說他有什麼印象的話,那肯定是瀘州魚氏。

當今皇后魚含雙,便出身瀘州魚氏。她深得聖上敬愛,膝下育有二子二女,便是太子蕭旦、德王蕭欥,還有太華公主蕭月寧和長樂公主蕭月珺。公主先不提,不論是太子還是德王,元光耀當年都在宮中宴飲裡見過。

這麼說起來,面前這人的輪廓倒確實與聖上有些近似?

元光耀猛地一凜。太子長居東宮,若是出遠門,絕不可能沒有訊息。德王蕭欥駐守涼府,遠離長安,還據說深得軍心,倒有可能瞞住他人耳目……但若真是德王,他來嶺南做什麼?

見元光耀眼中露出深思之色,蕭欥便知道自己說的足夠了。“素聞元司馬聰明絕頂,今日一見,果然不差。”

此時,幾個元家僕從也圍了近來。元光耀能從一個姓氏裡推斷出許多,他們又做不到,所以一個兩個都雲裡霧裡。江婆依舊躺在地上,根本沒人去管。

至於元非晚,在剛聽到魚這個姓氏時,心裡也咯噔一跳。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她都沒見過,所以第一反應便是去看她爹。而元光耀神色略微變幻後歸於慎重,很明顯地指向一個結果——

這一張冷臉,八成真是德王蕭欥的!

那也就是說,她剛才的確看到了他的玉魚?另外,這種貴重身份的人,為什麼會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嶺南邊陲?是身負機密要務,還是長安的風向發生了什麼改變?

元非晚微微斂睫。“父親既然回來,女兒就先告退了。”雖然她對蕭欥的來意很有興趣,但從蕭欥嘴裡打探,這種事不適合她做。反正,那些訊息,她爹一定會告訴她的!

這話是對元光耀說的,但蕭欥的反應比元光耀快得多——話音未落,他就轉頭,注目元非晚,眼神一瞬不瞬。

元光耀張了張嘴,剛想說好,就注意到了蕭欥的視線,心中不由暗自叫苦。

當年在長安時,元非晚就不怎麼拋頭露面。除去身份和家風的因素,還有一條很重要的理由,避免麻煩。

女孩長得美貌,自然是好事;然而,若是因此過分地招蜂引蝶,那就大大不妙了。以蕭菡為例,她便長得不錯。再加上吳王手裡的兵權,求親的人絡繹不絕,簡直能踏平門檻。

然而,這並不能給吳王帶來一個滿意的女婿。他認為,那一大票子人,眼裡看到的都是臉蛋和權柄,根本不是蕭菡本人。美貌終歸會消逝於時間,而權力更是一種不穩定的因素;若是哪天,美人遲暮,大權旁落,那蕭菡的日子豈不就會非常難過?

正因為如此,愛女心切的吳王后來直接閉門謝客,就差拿著自己的丈八長槊把人統統趕出門。要不是蕭菡自己看上了元光耀、而元光耀也的確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滿長安城的人都認為,以吳王的高標準,汝南縣主肯定嫁不出去了。

當然,元光耀沒打算把元非晚這個寶貝女兒放在家裡捂一輩子。

他想的是,學習他岳父吳王,在女婿人選上把好關,再安安穩穩地把女兒嫁出去。或者,女兒自己看上了誰,他再去考察考察,說不定會更合適。

反正無論怎樣,在定親之前就被別人——還是德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