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些眼熟,但他和右衛上將軍盧英昌往來不多,蕭欥又沒有介紹的意圖,他就把詢問的話吞回肚子裡。
“酒薄味淡,承蒙殿下不棄,應邀前來。”元光耀又道。要求是他應的,請柬是他寫的,當然要盡東道主的責任。“為了給殿下接風,元某先幹三杯為敬!”
“元先生不必如此客氣。”蕭欥伸手去擋,然而元光耀態度堅決,一口一杯,很快就幹掉了。
盧陽明在一邊看著,不免有些欣賞。他對文官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只會磨嘴皮子功夫上,並且他們還有把議事大殿變成菜市場的深厚功力。但現在看起來,不復德貞這說法,怕是還不夠形容元光耀這個人?
元光耀幹了,顧東隅自然奉陪。見兩人乾脆,蕭欥稱讚道:“二位先生果然豪爽!若我不喝,豈不是對不起二位?”
等酒過三巡,事情就好談了。
“殿下,之前您說您早晚要回長安?”元光耀先開了頭。見蕭欥頷首,他便繼續道:“東隅和我久居嶺南,朝中之事一律不曉,殿下可否明示?”
這開門見山,果然爽快!蕭欥在心裡點了個贊,臉上依舊毫無表情。“我在外征戰,時日太久,母后有些想念。”
嗯?元光耀和顧東隅交換了個眼色。魚皇后惦記兒子,理由倒也正常。但蕭欥十三歲就去了西北,要想念的話,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吧?
然而蕭欥還沒說完。“此是其一。”他道,繼續補充,“我朝在西北根基不穩,眾所周知。先是甘州,再是岷州,內亂從未停過。所幸這些年,邊疆軍士浴血奮戰,保得一方安寧。我回長安,便要向父皇稟告實情,併為他們請賞。”
“此為其二。”顧東隅開始捋他的鬍子。“若西北人民能安居樂業,殿下居功至偉。”
“這我可不敢當。”蕭欥立刻道,“不過是父皇英明神武,眾位將士英勇善戰,我只是中間代為傳達的。”
這真是個聰明人!不用看對方臉色,元光耀和顧東隅就知道,對方的想法一定和自己一樣。
古往今來,上頭的人最怕的就是下面功高蓋主。就算是自己兒子,如果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大多帝皇絕不會高興。不管私底下如何,面上蕭欥能把自己的位置擺正,那肯定會安全許多。
“就如顧先生所說,這是其二。”蕭欥把自己的話頭接下去,“還有個其三……”他略微拖長音,誰也沒看,自顧自地端起酒杯輕抿,“二位先生素來聰明絕頂,想必已經有些想法了吧?”
顧東隅看了看元光耀,回道:“不瞞殿下,我們確實有些大膽的猜想。”
“大不大膽,可不是猜想能用的。”蕭欥一口喝乾杯中酒液,“你們說呢?”
元光耀和顧東隅不由面面相覷。他們這個七殿下,好像是個實幹主義?怎麼想、怎麼說都沒有意義,只有真的做到才算數?
“這話自然沒錯。”元光耀點頭同意,“然而,做之前,總該有個計劃?如果連計劃也沒有,那至少也該有個目標?”在他們真的站派七殿下黨之前,他們總該先弄清,這位七殿下是不是像他們設想的一樣,可能對皇位有興趣吧?
“如果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現在我就不會在這裡和二位先生喝酒了。”蕭欥道,語氣十分平靜。
這相當於委婉承認了他確實想做些大事,顧東隅想。“如果元大和我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現在我們也不會在這裡和殿下喝酒了。”
蕭欥笑起來。“久聞顧先生一張嘴就能敵得過百萬大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稱讚了一句,話鋒又一轉:“既然如此,我也就斗膽請二位先生聽我下面的話了。”
“殿下請說。”元光耀道。雖然他們隱約有些王位大戰的預感,但那僅僅是預感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