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旦坐到主位上,聞言頗不以為然。“這你就錯了,七郎。或許往年的外調回來是如此,今年可不同。”
蕭欥想了想,覺得皇帝都召集內廷商議過了,他沒必要繼續裝駑鈍。“阿兄的意思和父皇一樣嗎?因為牽扯到吳王?”
蕭旦點點頭,又搖搖頭。“不只是吳王。”
“那還有什麼?”蕭欥問。今年的入流官員並不多,要說來頭,大概只有元光耀和顧東隅兩人大一些。元光耀是和吳王有關係,那剩下的就是顧東隅了?
蕭旦看了一眼緊閉的門口,壓低聲音道:“這話我可只跟你說。吳王那事情,其實根本不是個事情!”
“啊?”蕭欥疑惑。“五年了,都叫沒事?”
“你想想,如果吳王真要謀反,他能乖乖呆上五年、還不讓其他人替他求情?退一萬步說,若是吳王真想謀反,哪怕只有一點點念頭,父皇能留他到現在?”
這事兒不用蕭旦說,蕭欥也猜得出。“但是……”他猶豫道,“若真是如此,又何必花上五年?時間太長了吧?”
然而這次,蕭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同樣有從龍之功,同樣是異姓王,為什麼吳王和魏王的境遇大不相同?”
這個問題,早在五年前就有人問了。蕭欥在涼府時就決定主動回長安,這個關鍵問題當然翻來覆去地考慮過——
吳王和魏王確實有很多相同點,但在這件事中,關鍵的是不同點。比如說,吳王有兩個兒子,都在軍營混得風生水起;而魏王只有兩個女兒,么子蕭竟愚也不是走從軍的路子……
這不同便呼之欲出了——兵權。吳王本身便在軍中積聚了不少號召力,再加上兩個兒子……嘖嘖,怕是再過幾年,那勢力便要大得連皇帝也忌憚了!
這便是所謂的功高蓋主;就和俗話說的一樣,“狡兔死走狗烹”,通常不會有好下場。
所以不得不說,在羽林軍上門時,吳王毫不反抗、束手就擒是個明智的好主意。至於不認罪也不讓人說情,更是擺出了一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高姿態。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皇帝硬要回他手中的魚符或是把他怎麼著,恐怕都會引起軍中極大的反彈。而皇帝手中證據也確實不足,只能一直晾著……
這麼看來,皇帝倒是陷入被動境地了。為了抓住主動權,皇帝只能讓人同時扣押蕭菡——誰都知道汝南縣主蕭菡是吳王蕭廣瑞的心肝;控制住這個準沒錯,至少不會被人反將一軍!
於是,事情就這麼僵持下來了,至少面上看著是這樣。若是皇帝或者吳王有另外的謀劃,那也隱藏在水面下,沒人知道。
蕭欥覺得,太子所能想到的東西,頂多就和他想到的東西一樣。而如果是這樣,那他就明白蕭旦一定要和他商量入流官員的意圖了——
就算沒那個心,但功高蓋主依舊沒有好下場……就是這個吧!
不過,蕭欥還有一點想知道。這功高蓋主的主,說的是皇帝呢,還是說蕭旦自己?若是後者的話,這臉可真大呀!
“我似乎有點想到,又有些不確定。”一番思索後,蕭欥給出了他的官方回答。“是因為魏王手中已經沒有了兵權嗎?”
蕭旦見蕭欥沉思半天,還覺得自己今天這招隔山打虎做得不錯。可聽見蕭欥的話,他簡直一口血卡在喉嚨裡——
按理來說,魏王手中沒有兵權,所以皇帝不忌憚他,也能說得過去。
然而蕭欥隱含的意思,不就是手裡沒兵權就沒事?魚符還真是從未到蕭欥手裡過,但誰能說蕭欥沒有威脅?
一句話就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的,這肯定不是偶然或者瞎扯吧?
蕭旦憋得簡直要內傷。然而,他還真不能說蕭欥說得不對。“確實如此。若是論起保全自己和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