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板如同上好的白玉一般,精細瑩潤,清淨透明。
那紙條上的字密密麻麻,但青年看了一遍,已經牢記於心。
“看來這次,是躲不過去了呢……”半晌,臥房中響起一聲若有似無的嘆息,悅耳悠揚。
長安城的今天,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71第 71 章
既然已經徵求了相關妃嬪的意見,第二天,皇帝就在早朝上正式宣佈了這個訊息。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上諸人,各個反應不同——
凡是訊息靈通點的,比如李庭之流,一點也不意外。
自家兩個孫女已經交了或者準備要交畫像,他早就知道。不過他原本以為,這僅僅是捧皇帝的面子。可如今,沒過幾日,規模就變得如此之大……
不是不驚訝,但想想似乎也沒壞處?他不覺得孫女嫁給蕭欥是個好主意,但如果是燕王蕭昱的話,倒是不錯——
蕭昱年少,又是蜜罐子裡養大的,思想相對單純。而楚賢妃呢,考慮下出身,也是好拿捏的。若是他們李家再出一個燕王妃,就可以拉攏到燕王和背後的楚賢妃!雖然不是很強大,但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嘛!
什麼?問他為什麼不試圖拉攏蕭欥?
當他是傻的嗎,皇后絕對不會同意的!
當然,這僅僅是理由之一。讓李庭放棄蕭欥的最根本原因,是李庭對蕭欥的忌憚與懷疑——
當年,蕭欥騎馬出城時,他在送行隊伍裡,還能看到對方眼裡的一絲堅決;如今,蕭欥載譽歸來,他依舊在迎接隊伍裡,卻再也看不到對方眼裡的哪怕一絲情緒了……
這樣的人,皇后以為自己拿捏得住?見過血、殺過人的人,那本質上就已經不是之前的人了!若是皇后覺得她能行,那就讓她自己啃硬骨頭去吧,他才不浪費工夫!
至於刑部尚書魚德威,他倒是沒有改變他自己原本的想法。
聽這姓氏就知道,魚尚書和皇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實際上,雖然他的年紀只比皇后小几歲,然而輩分差太遠,以至於他是皇后的侄孫。
因為和皇后走得近,在蕭欥回到長安後,關於王妃這一檔子事,他已經和皇后談過幾次了——
三年前太子選妃,魚家本來也準備了女兒,然而最終敗給了李安琴。這讓皇后親上加親的計劃打了水漂相當不愉快;而這正是她後來對李安琴不冷不熱的原因。
上次輸了,沒法子,他們只能作罷。可這次,他們一定要贏!
按照皇后的想法,她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太子,那另一個肯定也得幫襯著太子。若是蕭欥娶了魚家的女兒,那給將來的皇帝——也就是太子——做左膀右臂時,好歹能牽掣一下李家!
沒錯兒,皇后是魚家的,自然想要扶持魚家的勢力。若太子妃是別的人家的,她也不一定這麼緊張;然而事實如此。為了保證自家利益、不讓李家做大,她現在只能從蕭欥這頭下手了。
總而言之,中心思想無非是,保證瀘州魚氏目前最強大的外戚地位!這樣一來,德王妃他們就勢在必得!
李庭和魚德威的想法完全相反,而魏王蕭晉呢?他陷入了一個搖擺不定的抉擇裡——到底是德王妃好呢,還是燕王妃好呢?
要說蕭晉吧,他和吳王蕭廣瑞是同僚,是當年和高祖一起征戰四方的功臣。不過,吳王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卻只有兩個女兒,相對來說,對皇權的威脅小。要不,為啥吳王被軟禁了五年,他卻什麼事都沒有,長外孫女還成功地和泰王定了親?
泰王除了身體差點,別的什麼都很好,蕭晉還算滿意。然而在這之後再考慮德王和燕王,他就覺得有些麻煩了——
燕王和楚賢妃好相處,但勢力單薄,對他們家沒什麼助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