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黨的交情一般,剛開始接觸不久。若是讓他們知道元光耀其實不願意把女兒嫁入皇家,就有可能覺得元光耀對皇帝不夠忠心。吳王已經有這麼口黑鍋,元家可不能再背一個!
“那情況如何?”他直接順著話頭問了下去。
元非晚點點頭,又搖搖頭。“我感覺一切正常,但後面會怎樣,就不知道了。”
除了元光耀和顧東隅,剩下的其他人幾乎都多看了元非晚一眼。看來,她自己也知道皇后的偏向!要不然,以她這種美到極致的容貌,魚初哪裡比得過?
魏群玉眼睛微眯。
一般情況下,他只關心朝堂大事如何,並不在意王爺的正妃側妃是誰。但是姻親帶來的裙帶關係,正是朝中某些事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正妃,因為正妃背後的孃家通常都會堅定不移地和那個親王綁在一起——
說句不客氣的,當朝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太子和以李庭為首的太子黨。
太子弱冠之前,李庭便瞄準了這位將來的皇帝,這才拼盡全力地把長孫女嫁過去;在拿到太子妃的位置後,李庭表現得更是明顯,一切以太子的利益為前提,有時候甚至隱隱越過了皇帝……
對此魏群玉表示,李庭那個老匹夫,現在好像很是殫精竭慮地為太子打算,實際上還不是為自己的將來?想想看,若是太子順利登基,李庭不僅是他朝堂上的宰相,還是他後宮之首的父親;那可是分分鐘權傾天下的節奏啊!
用一句可能有點誇張的比喻,那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另外,若是要提有希望和太子分庭抗禮的親王,那無疑是前幾個月主動回到都城的德王。雖然蕭欥自己並沒顯出什麼野心,但他的功勞大家有目共睹,皇帝還親賜他上朝聽政,說不得心裡有些別的想法……
所以,在一票王爺都要娶妻的情況下,魏群玉就關心兩個方面:一,太子打算娶誰進東宮(這在很大一個方面昭示了李庭的勢力觸角所至);二,德王打算娶誰做正妃(這有可能代表了德王到底對儲位有沒有想法)。
而在太華公主留元非晚畫像交給皇后這件事上,魏群玉就嗅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味道:太華公主對元非晚的態度比較熱絡,很可能源於偏愛;但從皇后那邊看,這事兒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不僅魏群玉這麼想,鄭珣毓也這麼想。
目前,他對太子和德王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但他對李庭特別地有意見——野心極大、以權謀私、拉幫結派……只恨他還沒抓到確實的把柄!
這麼一來,他就不免懷疑,盛朝的基業交到太子手裡,會不會被李庭毀了。
然而,不管是什麼想法,在皇帝還好端端的時候都是空談。鄭珣毓很快拋掉了太遙遠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敢大膽地說一句:無論是誰娶了芷溪,都是極有福氣的。”
眾人紛紛交換目光,繼而點頭。可不是嘛!不提吳王也不提元光耀,光論本身,元非晚就把長安城裡的所有貴女都比下去了!
“就是,年輕人好啊!”有個御史這麼說,頗有些豔羨的樣子,“咱們這種老掉牙的傢伙,就不必指望了!”
這自嘲又引起了一陣不大的鬨笑。因為相比於這個,他們更關心元非晚嫁給德王、或者不能嫁給德王對朝中局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不過這些並不好說。魏群玉暫時放下自己的發散思想,主動把話題岔到了無關緊要的日常上。
幾人又坐了一會兒,元光耀瞧著時間差不多,便先起身告辭了。他和顧東隅與其他人的關係還在起步階段,先走是正常的。
顧東隅一直都很識相,同樣告辭。不管是從給元光耀幫忙、還是給自己幫忙、亦或者給德王幫忙,他們都應該從朝中清流入手。然而心急吃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