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來,要經過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但在這次動盪裡,就剩門下省侍中魏群玉一個還好好的,所以大概只有魏群玉之前知道這事兒吧……
幾十道目光前前後後地掃到自己身上,魏群玉就跟沒察覺一樣,連個挑眉也不屑給。
眾臣吃了個軟綿綿的閉門羹,不由暗歎自己低估了皇帝的行動力。看來,只要是皇帝想做的,都會以最快速度做成!
劉永福才不管底下大臣心裡有多麼波濤洶湧,依舊正兒八經地宣讀冊文——
“……是用命爾為皇太子。古人有言曰:‘爾身克正,罔敢不正。’爾罔不忠,惟爾之忠。昭昭臨下,不可不畏。慎簡乃僚,允迪瑞士。恭儉惟德,遠於憸人。則萬邦以貞,答揚我聖之鴻烈,敬之哉!”
“兒臣接旨謝恩。”蕭欥拜了一拜,劉永福便從御階上下來,把卷好的冊文交到他手裡。
眼見著過去的德王已經成為了現時的太子,眾臣反應不一。有高興的,自然也有心塞的。像元光耀這樣已經預定成為國丈的人,不管他再如何剋制自己,眾人都認定他心中定然是狂喜;而像是蕭旭蕭晨乃至陰秋這樣的,無論他們臉上是不是掛著勉強的微笑,眾人都覺得他們心裡已經發起了洪災一樣的酸水——
白費這次事情做得那樣漂亮,結果最大的好處還是落到了蕭欥頭上,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啊!
但話再說回來,蕭欥才是真正領兵平叛的人,得了最大的好處也沒什麼好說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陰秋才要在扳倒太子一事上多多出力;因為若他不努力,那功勞就完全是蕭欥的,他們連口湯也分不到!
此種結果,顯然已經是秦王江王與外戚陰氏商量後得出的最佳方案。所以就算心裡酸,也得往死裡忍住了……
有機靈的在心中如此分析了一遍,不由覺得,雖然蕭旦這個原太子已倒,但蕭欥這個新太子和兩個庶出哥哥,之間肯定還有得掐呢!
這麼一大堆思緒滾過去,等他們再聽到皇帝的話時,就感覺自己有些接不上趟了。因為皇帝正說到:“……相當不便,朕也是有些力不從心。既如此,朕……”他給了劉永福一個示意,內侍監接收到,便再次走到御階之上,攤開了第三份明黃卷軸。
眾臣這下全懵了——
等等等等?怎麼還有?皇帝這是啥意思?因為身體緣故,所以已經決定不再當皇帝了嗎?不會真的這麼幹脆吧?
事實還真是如此。
“乾道統天,文明於是馭歷;大寶曰位,宸極所以居尊。在昔勳華,不昌厥緒,揖遜之禮,旁求歷試。三代以降,天下為家,繼體承基,裔嗣相襲。故能孝饗宗廟,卜世長遠,貽慶後昆,克隆鼎祚。朕膺期受命,握圖闡極,大拯橫流,載寧區夏。然而昧旦丕顯,日昃坐朝,馭朽兢懷,履冰在唸,憂勤庶政,九載於茲。今英華已竭,耄期倦勤,久懷物表,高蹈風雲。釋累遺塵,有同脫屣,深求閒逸,用保休和。
“皇太子欥,久葉祥符,夙彰奇表,天縱神武,智韞機深。自雲雷締構,霸業伊始,義旗之舉,首創成規,京邑克平,莫非其力。乃皇極已建,天步猶艱,內發謀猷,外清氛祲。英圖冠世,妙算窮神,伐暴除兇,無思不服……”
劉永福的聲音抑揚頓挫,但眾臣現在心裡只有大寫的臥槽兩字刷屏。事實上,剛聽懂開頭社稷重要性時,他們就已經忍不住滿心的吐槽了——
搞什麼?竟然來真的?陛下啊,您不覺得一天扔一個驚雷就好了麼?還一連三個?好歹給我們這些做臣下的一點反應時間啊?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經歷這麼多劇烈的變化、還要保證冷靜接受現實……
恕微臣實在做不到啊,陛下!
而且,說好的新太子和其他兄弟掐架的戲份呢?陛下您這就直接給快進到皇帝和其他兄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