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節,臨鳳闕,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煩。對這樣的兒子,他這個做皇父的已經仁至義盡了!
結果就如同陰秋預料中的一樣發展。是李庭的人在太子和老丈之間相互聯絡,偽造了吳王裡通外國的證據,另外把原來的情書掉包成了威脅信。
也直到這時候,老頭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不是情書就罷了,怎麼能是威逼舞女對德王妃動手的內容呢?還有早前那封信,竟然是構陷吳王的?
“小人真是冤枉啊!”老頭哭天搶地。不管是突厥信件還是吐蕃信件,隨便哪一封都能叫他人頭落地!
年輕人的反應和他如出一轍。“聖人在上,小人真不知道那些信寫的都是什麼,小人確確實實是被冤枉的呀!”
皇帝本就腦仁疼,此時一聽,只得先讓侍衛把這幾個人證先架下去,稍後再處置。
殿上一安靜,眾臣的心思也終於能活絡地轉起來——
不管是太子還是李庭,這身上的黑鍋已經一個一個地摞起來,想摘也摘不掉了。無論如何從重處理,都說得過去。
但話再說回來,這些東西,魚德威到底知不知道?
說真的,一件事可能不知道,兩件事可能不知道;但陰謀持續了這麼多年,若魚傢什麼都不知道,真的能算太子黨一員嗎?是,魚家更準確的標籤是皇后黨,但皇后不也一直看顧太子、希望太子繼承大寶嗎?若太子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皇后黨肯定也是幫著遮掩的!
到這個時候,魚德威面上的顏色已經如同走馬燈一樣變了一輪。因為他也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能把他從這件事裡摘出去——
一次意外,他可以說是自己辦事疏忽、祈求皇帝原諒;但許多次疏忽,那就完全說不過去了。往難聽了說,他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什麼都沒認真管,那到底要他這個刑部尚書做什麼?
果不其然,皇帝終於開口問了這個敏感問題。“魚愛卿,你剛剛說你以為這事情就是吐蕃做的。然而,陰愛卿卻找出了這麼多人證物證。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臣……”魚德威只愣了一下,就拼命磕頭。“臣翫忽職守,有負陛下聖恩!”
響亮的砰砰撞擊聲迴盪在整個太極殿上,然而皇帝不為所動。他向來和狠心沾不上邊,但現在也真的沒什麼多餘的心軟留給魚德威——
一個兩個,都在欺騙他的感情!他特麼管他們去死!
“以你這樣的態度,刑部這些年查的案,恐怕都要朕再派人核對一遍了!”皇帝冷哼。“朕現在就問你兩句話:吳王、吐蕃這兩件事,你到底知不知道?若是知道,又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魚德威本想承認一半,但想到皇后交代他的“不管是什麼”,就把話頭嚥了下去。他自己受罰就算了;若承認,那整個魚家都會受到牽連!“臣向來忠於陛下,絕無二心!此種心懷不軌之事,臣真是一無所知啊!陛下明鑑!”
皇帝簡直要冷笑出聲了。
還這兒和他裝?想把家族摘出去,也不同時想想,若不是要幫太子打掩護,為何魚德威要特地找葛爾東贊去勸說佈德貢贊?明顯心裡有鬼!而且這麼多年,一點都不知道?就算是瞎子聾子,也得察覺一點吧?連他這個被太子李庭重點防備的皇帝,都隱約發現了,更何況是同黨?
陰秋所有的準備就是為了這一刻,所以他抓緊機會大聲道:“魚尚書,你就承認了罷!陛下平日最不喜推卸責任之人!若是你現在向聖人承認自己的錯誤,於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魚德威很想說,沒有的事情他為什麼要承認,但發現皇帝竟然一聲不吭地表示默許,他頓時就懵了。“你、你……血口噴人!”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程度,也不必往下聽了。陰秋擺事實講道理,魚德威卻只能用一句輕飄飄的血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