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節,我家少年郎,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妃,平民憤’。”
說到這裡,他朝有些怔愣地宛遙微微一笑,“打頭的那個,就是袁傅,而今的武安侯。”
她心裡隱約有些發堵——
宛夫人自小就給她講敬德太后的事。
宛遙知道這位傾國傾城,與她們家有些淵源的傳奇人物姓甄,名茹,早些年,市井茶樓中還傳唱著有一則很受歡迎的演義叫《茹姬傳》。
在母親與老主持的口中,茹太后一直是個心地善良又滿腹詩書的女子。她憐憫蒼生,愛戴百姓。
她會在瘟疫肆虐的年月裡不辭辛勞的帶人南下考察病情,也會在數九寒天中徹夜不休的翻看醫書。
原來人們在口口稱讚她的同時,也會把她推向深淵麼?
宛遙忽然生出一絲莫名的感同身受。
“後來大概是迫於人言,敬德太后被同行的妃嬪以一碗湯藥毒殺,宣宗帝悲痛欲絕,賜死了妃嬪,同時也以此平息謠言,這件事才算過去了。因為說起來並不光彩,對外只宣稱是病逝。”
她之前聽說聖母是死於戰亂,卻不知曉這裡面還有如此不為人知的實情。
“可是……可是……”
宛遙一時找不到適當的言語,“但凡仔細想想也該覺得這只是反賊的一個託詞,根本站不住腳才,為什麼……”
“小姑娘。”季長川笑著打斷道,“有時候,人們想要的並不是真相,因為要緊的從來都不是‘殺奸妃’,而是‘平民憤’。”
他表情玩味地信馬由韁,“況且還有一件有趣的事。茹姬死後被匆匆安葬在了蜀中,京師一收復,宣宗皇帝便派人回去遷葬,找了一年多卻沒尋到屍首。
“這時,人們倒是念起她的好來了,說她是為國捐軀,說她普度眾生,又是修廟宇,又是供神像。”
項桓冷笑一聲:“我看是怕人家找上門,冤魂索命吧——一群馬後炮的小人。”
季長川不予置評地笑笑:“這世間上的人啊,大多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於是總需要有些東西來粉飾太平。”
“……”宛遙啞口無言。
那日在疫區時,男子口不擇言的話頓時自腦海裡冒了出來。
——“報應……”
——“聖母給長安城所有人的報應!”
——“你們每個人,每個人都逃不掉的!……”
明明是青天白日,宛遙卻無端一個冷戰,惹得頭頂的項桓狐疑地低頭看了她一眼。
“丫頭,你可得留意著點。”季長川信口打趣,“別一不小心當了‘紅顏禍水’,這‘紅顏禍水’自古可不是那麼好做的。”
不過從他們幾個人這段時間闖禍的程度來看,別說她倒還真有那個潛質。
“還有你呢,聽見沒有——”見項桓在走神,季長川一鞭子晃了過去,無奈道,“真是個愣頭青。”
*
甘露殿內。
年輕的帝王正負手在案前悠悠踱步。
而堂下,寬袍廣帶,玄色大氅的男子含笑站得隨意,“故土之於國都,如血溶於水。陛下能有此增兵之決心,何愁將來大魏不能統一天下。”
沈煜的眸子裡微不可見地閃過一絲寒意,然而瞬間就被和煦的微笑所替代,“侯爺哪裡話,朕不過坐明堂治百官,武安侯才是能替朕定國□□之人,要穩固這大魏江山,還不得仰仗侯爺麼?”
“承蒙陛下不棄,臣定當死後而已。”
“死而後已言重了。”他面容不改,仍是一副極好說話的模樣,“侯爺要保重身體才是。如今撐起的我大魏的,可只剩侯爺你了。”
袁傅聞之一笑,二者對望時,似乎都從各自眼中看出了虛偽。
沈煜笑著目送他行禮倒退,而後慢慢地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