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99 九龍護華夏,草根戰神傳,心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又字代表了很多的含義,首先這個字告訴了你龍脈之井並不僅僅就這一口,沒準大和尚說的還真是對的,九龍護佑的華夏國至少應該九口龍脈之井。
而‘有少了一口’的意思就更耐人尋味了,原來在華夏國的漫長曆史上曾經不止一次發生過龍脈之井毀壞的事件,現在這位禪定的道士居然說又少了一口,那就是說在明朝永樂三年之後一直到現代這將近七百年的時間裡,可能發生過一次大變動,其結果就是龍脈之井被毀壞了。
奇怪的道士沒有搭理流火,他一把抓住糊塗大師的胳膊問道“大和尚,你到底是佛家那一宗?禪宗?淨土?還是華嚴?”
七百歲的老道士問的很專業,流火和羅莉反正是沒聽懂,但是糊塗大師當即眼睛一亮。他盤起雙腿,雙掌合十,滿臉寶相**。
“貧僧自幼出家,師承律宗…”
大和尚話沒說完,老道士表情明顯放鬆了下來,長出一口氣說道。
“果不其然,看你修為如此精深而且對龍脈之井的傳說這麼熟悉,應該是律宗錯不了的。佛門八大派,你們持戒是最嚴的,而戒律為佛門修行之根,難怪啊,難怪…”
說到這裡,老道士突然轉頭注視著流火,謹慎的問道。
“這位小友?我看你衣著古怪,不像是修行之人可是你為什麼修為如此精深?甚至能施展御風之術…說來慚愧,老道我幾百年修行也沒達到你的境界,實在是汗顏啊…”
“咱們能不繞彎子,不套近乎嗎?”流火顯然很不習慣這種說話的方式“你最好看看咱們現在的處境,根本就是命懸一線,不論我法力有多高深,亂槍打過來我也得死。”
老道士顯然有點不適應現代社會這種直白的溝通方式,臉色有點發紅,幸虧現在石室裡煙氣繚繞能見度不足,這才幫他擋了擋尷尬。
“呵呵,小友是個直爽人啊。在下清平,師承太平道現為龍脈鎮守一職,北平龍脈就是由我來負責的…”
“啊!”糊塗大師下意識的叫了出來“你師承太平道?難道太平道在明朝還有傳承嗎?”也難怪糊塗大師驚訝了,太平道本是道教在漢朝以前的主流派系,後來在張角的手裡發揚光大,也就是在那一時期,太平道遭到了所有統治階級的鎮壓不得已轉到了地下秘密活動。
就在太平道席捲華夏之時,張道陵在西川傳道,廣收信徒由於入門只需五斗米,所以世人都稱之為五斗米教。後來張道陵的孫子,也就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諸侯漢中張魯,一面發展五斗米教,一面和統治階級密切合作,漸漸的五斗米教開始被社會主流所接受。逐漸五斗米教就成了道教的正宗。
在糊塗大師的介紹下,幾千年前的故事被講的饒有生趣,流火和羅莉漸漸有些聽呆了。
“我一直以為漢朝之後,太平道已經絕跡了,真沒想到居然在明朝初年居然還有傳承?”大師感嘆道。
當大和尚介紹太平道的歷史之時,流火看見了,在清平道人的眼神裡明顯流露出一絲驕傲的光芒,很顯然太平道光輝的歷史至今還在鼓舞著他。
當大和尚說完之後,清平道人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佛家講究緣分,我雖然師承道家但是也很認可佛家的一些觀點,既然咱們今日有緣聚首,你們自然有資格知道這口龍脈之井的秘密。
“其實這個故事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了,但是九龍護華夏的傳說卻是真實的…”
在清平道人的介紹中,流火明白了,華夏國這片土地還真的是神恩護佑的福地。據說上古神明派遣了九條神龍護佑華夏國,這九條神龍分別駐守在九口龍脈之井裡,當然了在流火的眼裡,那並不是什麼龍脈之井,他們就是中州世界裡的十方靈池。
不過流火很有禮貌,他不會在這種小事情上打斷別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