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5頁,風流御弟,三面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用說,這又是朱隸的意見,為的是既不讓軍隊與地方官員關係過於密切,也不讓軍隊倚老賣老壓制地方。
永樂帝早就對朱隸滿腦子的鬼主意見怪不怪,對朱隸提出的章程仔細思考後,御批實施。
只是此番動作太大,永樂帝、朱隸、燕飛都不在京城,擔心太子朱高熾一人壓不住陣腳,因而讓燕飛先回去,永樂帝隨後到。朱隸繼續留在北京督建皇宮。
紫禁城工程物資貪墨一案,朱隸並沒有徹查,徹查牽涉的面太廣,眼下正是用人之際,若搞得人心惶惶,必然會影響工程進度,不如殺一儆百,殺兩個主要的,其他人既往不咎,但如若再犯,朱隸也不在乎翻翻老帳,數罪併罰。
郭義是這此次貪墨案的頭號案犯。雖然不是朱隸殺的,他的死朱隸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另一個首犯是營膳司所正程奇駿,被朱隸當作典型毫不手軟地殺了。程奇駿是自尋死路,朱隸名聲在外,他仍然不知道收斂,怪不得別人。
貪墨案處理完畢後,朱隸以最普通的公文上報下發。所謂最普通的公文,就是保密性質最差,上報下發速度最慢的公文。然而正如朱隸所料,保密性質最差確實做到了,想知道不想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上報下發速度最慢卻大相逕庭,公文傳遞的速度是慢了,可公文的內容,卻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全國各省州府。按說貪墨案,特別是隱晦地提到了成安侯郭義的貪墨案,並不應該以這種公文形式上報下發,朱隸這麼做,聰明人都想到了其中的含義,一些人上表遞辭呈,相信也與此有關。
這種處理方法在北京城的收到了最佳效果。這些年來,各級官員中清清白白的人並不多,但至此以後,朱隸相信再搞小動作的人定然是少數,如果還有人敢頂風上,朱隸無論是查還是抓,既不會涉及面太廣,清查起來也不會工作量太大,當然,查清以後,朱隸的手段也會相當嚴厲。
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一點,所有的人都為保住自己的腦袋和飯碗而兢兢業業。這正是朱隸想要的。朱隸清楚,興建皇宮這麼大工程,如果不卡住貪墨這一關,養肥的就不僅僅米蟲,足能撐死一頭大象。
朱隸一向認為,帶著金錶逛鬧市,金錶被偷,偷金錶的小偷自然是犯了盜竊罪,帶金錶的人也脫不了責任,叫勾引他人犯罪。
同樣,工程材料款被貪墨,貪墨的人自然該殺,沒有制定嚴謹的規章制度,也是造成貪墨的原因之一,因而朱隸把功夫下在了兩個方面,一是找來工作態度極為嚴禁的官員把關,二是制定儘可能嚴謹的制度。
皇宮修起來不是十年八年,朱隸也不可能一直守在這裡,這個頭若開不好,國庫的銀兩大量流失,銀兩跟不上,工程就會受到影響,修建紫禁城可不是百年工程,那是千年甚至萬年工程。每當想到這裡,朱隸也會像毛小子一樣,熱血沸騰一下。
&ldo;你說,紫禁城到底是不是我們建的。&rdo;朱隸忙了幾天,終於偷閒躺在床上,有一句沒一句地同沈潔閒聊。
沈潔正在翻看設計圖,這些天朱隸忙,沈潔也沒閒著,幾乎成了皇宮建造的總工程師。
沈潔拿著毛筆的手停頓了一下,思量了片刻,喪氣地搖搖頭:&ldo;不知道。&rdo;
如果沒有朱隸和沈潔,紫禁城還會是這樣建嗎?沈潔真不知道,她只知道這段時間,她和朱隸兩個人在紫禁城的籌建上花了大量的心血,如果沒有他們兩個,這分心血會是誰花費的呢?
這個問題朱隸也想過,來到大明朝快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朱隸可沒閒著,很多大事朱隸都參與了,如果沒有朱隸,這些事情還會發生嗎?歷史資料上對這些事情並沒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也許不會發生,也許仍然會發生?朱隸也想不明白。
&ldo;後天皇上啟程回南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