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天吃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頁,活在亂世,混天吃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讓他們使用馬鐙,張金亮也讓童子軍捐出了幾雙靴子,讓他們把腳上的芒鞋換掉。不過張金亮發現了一個細節,這幾個胡並沒有對馬鐙感到多少驚奇。而是非常習慣的利用馬鐙上馬,但是他們上馬以後並沒有把腳直接睬到馬鐙裡面,而是看到別人踩的時候,他們才這麼作。

馬鐙的傳播速度有這麼快麼?山寨裡面的馬鐙出售數量並不是很大啊。

張金亮帶著疑問,驅馬走到胡忠身旁,問胡忠。

&ldo;主人,我們以前沒有這種鐵馬鐙,不過我們有皮條和布條編的馬鐙,&rdo;胡忠明白了什麼叫馬鐙以後才給張金亮解釋道,&ldo;不過,皮條和布條編制的馬鐙人一旦踩進去,就不好拔出來,一旦有什麼事情下馬或者脫離很不方便,我們只有拼命的時候才把腳踩到馬鐙裡面。要不然馬一摔倒,或者別的情況,人就沒有辦法跑了。&rdo;

張金亮不知道,就算沒有他做出雙馬鐙,幾十年後,鮮卑人也會做出硬質的雙馬鐙來,而馬鐙的發展演變,肯定需要一些過程的。

在硬質雙馬鐙出現以前,布的或者皮的軟馬鐙已經出現很多年了,甚至比硬質的單馬鐙還要早。軟馬鐙的發明跟有些戰將為了打仗,把自己用繩索栓到馬上作戰有關。

但是軟馬鐙的最大缺點就是脫離不便,一旦馬失前蹄,或者從馬上掉下來,人只能被壓住或者被拖死。所以平常人騎馬是不用軟質的馬鐙的,人的腿還是自然的放到兩邊。只有拼命,也就是打仗的時候,才用軟馬鐙。

早在雙硬質馬鐙出現以前,騎射,和長兵已經出現在戰陣之中,也就是證明騎兵已經有了固定方式。沒有馬鐙,在馬上騎射或者使用刺擊的長兵,都是無法想像的。

另外上馬踩軟馬鐙的時候太腳,有人就發現穿木底鞋(木屐。就是日本現在穿的那種,帶兩個齒的,那是魏晉時期中國人穿的東西。)上馬會好受一點,於是,木底的鞋就逐漸從人的腳上綁到了馬的身上,木底的鞋子就逐步演變成了單側馬鐙,這也就是軟質的雙馬鐙出現的要比硬質的單馬鐙要早的原因了。

後來有人就又發現穿一定寬度的木底鞋的時候(木底鞋太窄的話,依舊會很勒腳),人可以站在馬背上跑,讓馬跑的更快,於是慢慢的就出現了雙側硬質馬鐙(最開始是包裹著銅片的木頭)。而軟馬鐙最多隻起到固定人身體的作用,是無法讓人在飛奔的馬背上長時間站著的。

作者註:馬鐙這段出自偶和一個古戰愛好好友的推測,但這個推測也是建立在幾百張壁畫,和翻閱大量文獻中的出來的,雖無事實根據,但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好多考古,都是建立在推測基礎上的,除非有新證據,證明偶朋友的推測不成立,有的話,請用磚砸偶,偶接著。

第三卷 前夜 第六十三節:匐

剛吃過午飯,還沒有上路,後面就出現了漫天的煙塵,也不等張金亮和王勇強吩咐,童子軍已經從各自的馬身上,解下了一4長的長條包裹,從裡面抖摟出來幾節東西,快速的組合成了一支8長的長槍,並把長槍斜紮在前面的地上,槍尖向前,用一個分腿木架支好。他們帶的長槍不多,無法連線成為距馬,只能製作這種簡單的距馬了。

然後這些童子軍又從馬上取出了長弓和槍弩,槍弩上好弦,掛在馬身上,那是準備逃跑時候用的。然後把長弓的弦安上,取出一捆長箭扎到身前的地上,排成排站在長槍組成的距馬後面。

長弓的射速快,壓制無甲的輕騎兵相當好用,不過對方要是重騎兵的話,那就必須用槍弩了,槍弩的威力大,但是射速比較慢。

面前這片煙塵移動的速度相當快,絕對不可能是重騎兵。再說就算真是重騎兵來了,到眼前也還的披甲準備,那時間足夠自己這邊上馬逃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事資料百科

隨風落葉

活在亂世

混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