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葉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信?還是不信?這是個問題,唐朝公務員,水葉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人期待呀!

另一方面也正如高力士剛才所說,自打孔珪回朝跟太平針鋒相對之後,幾乎現在的每次朝會最終都會演變成一場辯經大會,一方引經據典力陳女子干政之於禮不合,懇請皇上削太平權柄並將之移居東都洛陽;而另一方太平的爪牙則拼死力爭,直將父皇弄的連他這做兒子的看著都難受。而照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這種折磨人的朝會似乎在短時間裡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做皇帝並非就能為所欲為的,曾祖貞觀朝中,太宗皇帝便經常被魏徵在大庭廣眾的朝會中頂的幾欲惱羞成怒,而看父皇的性子,他對這種生活的厭煩與忍耐只怕也已快到盡頭了吧。只是不知道介時他究竟是會將孔珪等人再次趕出朝堂,還是會在無比的倦累之後索性讓出皇權……

這個想法讓李隆基的心情激盪了許久後才慢慢平復下來,由高力士所說父皇心情煩躁而想到孔珪及近來的朝局,此刻任思緒繼續漂浮下去時,他便自然而然的由孔珪又想到了那個遠在饒樂草原的唐成。

一想到唐成,李隆基的心情就變的更復雜了,仔細回顧一下這幾年兩人交往的過程,他心裡其實真的已經有些相信張亮不止一次說過的那番話了,“天將明君必予賢臣以佐之,此正可謂君臣際會者也!”,否則的話又該怎麼解釋自從唐成在揚州主動向其靠攏後的一系列事情。

他那個時候還僅僅只是一個安國相王府裡的庶三子,可謂是要什麼沒什麼,要論投靠物件的話唐成至少有不下十個比他更好的人選,可他為什麼就選擇了自己?若說他在那時就看出了帝王氣象所在,這樣的話連李隆基自己也不會相信的,但若不是如此,這又該怎麼想?

這個唐成第一次出手就給了他一個龐大而穩定的財源,且不說以前,甚至就是到了現在,揚州海胡商依舊是他東宮最大的一注財源,不管是之前發動廢韋后的宮變還是此時的爭位,哪一樣少得了錢?可以說他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由一個王府庶出的三子走上太子之位,唐成為其開闢出的這個穩定財源實在是居功甚偉。

然後就是在廢韋后的宮變中唐成親身上陣,再立大功;再接著又是他出謀劃策使得自己能將孔珪等人援引入京,從而收到了眼前的奇效。

細思這幾年的經歷,李隆基身為最大受益者,每每想到唐成時最終總是要歸結到“奇才”兩個字上。更令人幾乎不敢相信的是此般奇才竟然比自己還年輕,這樣的人若不是天縱天授,依著常理常情怎麼能解釋的通?

“本宮實在是有愧於他!”,靜室遐思,想想唐成立下的功績,再想想他如今的處境,李隆基黯然發出了一聲長嘆。若是前次他能從龍門縣令任上能順利回京的話,自己可是添一大助力了。

一件件事情積累下來,或許就連李隆基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對唐成已在潛移默化之間有了一種無法解釋的信任,似乎什麼事情只要是交給唐成去辦就能讓他份外的放心。

此時的李隆基遠沒到開元末期當皇帝當久了後倦政的時候,現在一心想著就是到得那一日登上皇位後該怎樣如曾祖太宗皇帝般手創出一個大唐極盛之世。

有如此強烈的奮進之心,又有度量寬大連魏徵都容得下的李世民做榜樣,他對於唐成這樣的奇才就只有看重的。至於忌憚,那是笑話兒!李隆基要真是個連皇位都沒登上就開始忌憚臣子才能的心胸狹小之輩,還怎麼一手建立出長達二十九年的開元盛世?

念及唐成所處的危險處境,李隆基心裡免不得有些焦躁。這樣能幹,又隱隱似乎與他的“天命”勾連在一起的臣子若是折在饒樂草原上,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只有在想到前不久親筆寫給那個天成軍都尉的那封信後,這份因擔心而起的焦躁才稍稍平復了些。

那個都尉賈子興的回信不久前已經送到,李隆基對於這封回信中再明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公務員

水葉子

紅色警戒之民國

華麗的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