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六十一章 踹死那個小子,天王,跳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兩百六十一章 踹死那個小子

對於蕭家這樣的傳統老世家宗族,開祠堂宗會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這麼大一個家族,哪怕只是現在嶺南蕭家只是一個旁支,也有百餘年的歷史了,百多年來在嶺南開枝散葉,腦門上頂著一個“蕭”姓的,只怕也有超過數百上千人,而加上一些不姓蕭,但是在百多年來透過聯姻等等各種方式溶入蕭家的人頭,那就更多了。

雖然隨著現代社會的日益發展,這種傳統的宗族式的影響力正在漸漸消退,不過畢竟嶺南是南方,本土宗族的傳統還根深蒂固,蕭家之內,有資格入族譜,參加宗會的人,有名有姓的,也有三五百。

開祠堂宗會,先要算好了黃道吉日,然後昭示族人,定下宗會的日子——蕭家在嶺南幾個城市都有產業,門人也自然不可能都守在一處,開一個宗會,光是通知到人頭,然後再空出時間讓大家趕回老宅祠堂,也需要時間。

而這宗會,也不是隻開一天。

既便是這次宗會是臨時召開,已經一再的精簡了一些過程和步驟,但是算起來,頭幾天是搭綵棚,然後正式開宗會第一天是開祠堂祭祖,然後是連續一天一夜的長明燈燭不禁,擺下宗族的流水席。再之後則是宗族大會,加上宗族裡的長老會。此外繁瑣的事情還很多。別的不說,只說一樣,要焚香沐浴齋戒,請了族內的飽學老學究出面來,請上一直供奉在祠堂裡的香墨和法筆,然後在宗會召開期間,負責筆錄,將蕭家的這一次宗門大會的過程和啟始結束一一做下筆錄——簡直就和皇帝的起居錄差不多了。

當然了,負責做宗門筆錄的族內的飽學老學究,也少不得要領一筆潤筆的費用。

至於操辦其他繁瑣事情的細節,那就更多了。

族裡這些天忙忙碌碌,人仰馬翻,一團熱火朝天。可蕭雀兒姑娘卻是滿肚子的愁腸。

這位蕭雀兒姑娘不是旁人,正是那位惹了陳瀟,被蕭老太爺罰閉門思過的胖胖的小丫頭是也。

說起這位蕭雀兒姑娘的名字,倒還有一段掌故。

但凡這種傳統世家,家裡添丁人口,總是要請老祖宗賜個名字。這生了孩子,父母都沒有取名的權力。

卻說是十八年前,這個小丫頭從孃胎裡呱呱墜地的時候,家裡就有人匆匆跑去稟告蕭老太爺喜訊,同時請蕭老太爺定下名字。

本來麼,如果是生的男娃兒,那麼名字裡一定是按照族譜裡規定的輩分來算,比如蕭雀兒同輩的幾個堂兄弟,叫做蕭滄山,蕭滄雨,蕭滄洛之類的,那都是“滄”字輩的。

但是男丁有這種待遇,生了女娃兒就沒這種待遇了。這種傳統世家,自然有重男輕女的陋習,女娃兒生下來,名字就不講究是什麼字輩的了。生下來之後,稟告家裡的老太爺,老太爺給定個名字,哪怕是叫做春花啊秋香啊之類,再俗氣也就是這樣了。如果叫個什麼金鎖銀環之類的,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結果這位蕭雀兒姑娘出生那天,報喜的人跑到後宅子裡,正趕上當時蕭老太爺和蕭家族內幾個長老一起打麻將。

老爺子當時手裡正做一副清一色,獨吊一條么雞,報喜的人進來之後,老爺子正好摸牌,結果正紅莊,一把自摸,手裡果然拿了一張一條,老爺子當時心中一喜,也沒仔細聽門口站那兒報喜的人說的話,隨後就說了一句:“么雞啊么雞,就是它了!!”

結果那報喜的僕人也是一個沒腦子的二百五,聞言也不敢多問,掉臉就一溜小跑趕了回去回話,說是老太爺定了名字了,生下來的這位小姑娘就叫么雞。

結果當時蕭雀兒的爹孃聽了,差點沒暈過去!

氣得蕭雀兒她娘才生了孩子,躺在床上就哭開了,一邊抹眼淚一邊呼天搶地的為自己家姑娘悲哀。可不是麼?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逃荒來到四九城

小明飛豬

神豪系統?哪有我十年小青梅香

沙琪瑪小王子

一覺醒來:身邊躺了個女友殺手

紫青摘月

賭王出獄,我帶大嫂吃香喝辣

夏天愛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