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妮迪絲的旅行,變臉武士,跳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二十二章妮迪絲的旅行
帝國東部行省羅耳市。
作為帝國東部最大的城市,東部行省的首府,羅耳市此刻的局勢非常混亂。
神教的火焰武士團早在多日前控制了整座城市,驅逐了這裡的帝國政府官員。
原來駐守在這裡的地方守備軍也有三萬人,可惜帝國的東部行省不愧是神教勢力最過深厚的地區,在整個東部行省,教徒最為虔誠,人數也最多。就連原本的那些守軍裡也有相當一部分虔誠的教徒在裡面。
三萬的守軍中有五千人是虔誠的教徒(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神教在自己的大本營東部行省為了加強對帝國的滲透,而故意在當地守備軍中滲透了一批人),而在大批的火焰武士團和宗教所術士的忽然發難之下,他們迅速的控制了市政府,然後強行驅逐了守軍。
可以說,在神教根深蒂固的羅耳市,忠於帝國皇室的政府被打蒙了,軍隊沒有調集就已經被擊潰,而潛伏在軍隊中的那五千名虔誠的教徒則帶頭譁變。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守軍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神教接管了羅耳市之後,立刻釋放了市政府的那些官員以及一些被扣押的貴族。
而這裡,也是帝國東部宗教叛亂的中心。這些日子以來,大批的火焰武士團朝著羅耳市靠攏,初步估算,這裡的最高兵力曾經達到了十萬人。還不包括又虔誠的教徒,一部分信徒,還有那些譁變的帝國士兵共同組成的民兵組織。
以羅耳市為中心,大批的火焰武士團又四面八方的擴散開來,將這場神教的叛亂之火在帝國的東部行省到處點燃。短短不到一個星期,東部行省的一大半領土就落入了神教的控制範圍。
現在在羅耳市的城牆上,已經沒有象徵光明帝國皇權的荊棘花旗幟。原來屬於行省總督的總督府已經被一把火燒掉了,新的權利機構設立在了原來的宗教所裡。大街之上不時走過一行帶著神教袖章的民兵組織,他們穿著白色的長袍,帶著尖尖的帽子,手裡拿著從地方守軍軍械庫裡取出來的長劍武器,充當了原來的治安巡邏士兵。
而不時的,在羅耳市的市中心廣場上,還有傳教士在進行各種各樣慷慨激昂的演講和鼓動——當然,在這種演講中,無一例外的將光明帝國的皇室說成了是褻瀆神靈,違背神靈旨意的罪惡集團,罪惡的核心。
城市的大街之上到處可以看見一些凋零的痕跡。有大火焚燒過後的痕跡,有倒塌的房屋,還有大街之上的堆積如山的垃圾,以及行色匆匆的行人。
很明顯,作為一個純粹的宗教組織,神教雖然依靠在東部行省的根深蒂固的勢力奪取了控制權利,但是他們並不具備管理一個城市的能力——說得在坦白一點,他們是一個出色的破壞者,他們驅趕了帝國政府官員,解散了機構,將原來推動城市執行的制度打破了,可是卻並沒有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新機器。
一幫狂熱的宗教分子將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個宗教狂熱中心,就連矗立在市中心廣場中心,那原本巨大的帝國皇帝阿拔斯大帝雕像都被推倒了。而石塊則被敲碎了運往城牆,作為即將到來的聖戰的軍事準備……
神教甚至開始公開的發放武器,從普通的平民中間招募那些對於神靈虔誠的信徒拿起武器加入武裝反叛帝國的行列。
可惜的是,每天傳送武器的地點,任憑那些傳教士喊破了嗓門,響應者也是寥寥無幾,一個星期的時間,只召集到了不到三百人,而其中的一大半,還是看在那豐厚的軍餉份上參加的一些地痞流氓無賴之類的人。
當然了……不管如何,整個羅耳市,被籠罩在了一片狂熱的宗教氣氛中,走在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見帶著袖章的民兵,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標語,都能看見大街上堆積的垃圾(因為政府被解散了,而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