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頁,彭氏軍史評論,彭志文,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的失誤,指的是一種導致決定性後果,而又無法挽回的致命的錯誤。基於這個定義,拿破崙的最後的失誤應該是他被囚禁在聖赫倫那島後,部下送來的每日把玩的棋子中藏有讓他逃離囚籠的計劃,他竟然渾然不知,以至於1821年因患癌症(實際上是被卑鄙地謀殺的)而死。拿破崙如果發現了那個計劃,法國的歷史又要被改寫,真不知這位軍事天才又會在歐洲幹出什麼事來?
希特勒最後的失誤則是在柏林戰役前錯誤地判斷了蘇軍的主攻方向,他認為匈牙利的油田與布達佩斯的政治意義的重要性史達林不會看不到。希特勒判斷蘇軍會習慣性地採取先擊碎兩翼,兩路鉗形進攻柏林戰法。儘管早在1945年1月15、16日古德里安就指出了必須從西線抽調兵力增強東線,並重新部署在匈牙利的裝甲軍,可惜希特勒不僅拒絕接受,反而把本應該調往柏林方向,由最好的裝甲師希特勒近衛師、帝國師、維京師等組成的黨衛隊第6裝甲軍調往匈牙利去執行全無成功希望的&ldo;冬季春醒&rdo;行動。保衛柏林的維斯瓦軍群的軍力被進一步地削弱。柏林戰區的一百萬德軍中的兵員相當一部分是十五、六歲的童子軍和六十歲左右的老人來組成。德軍在東線的全部18個裝甲師,有7個在匈牙利,5個柏林戰區,4個在東普魯士,2個庫爾蘭。這就有點像下相棋了,本來別人可以將軍將死你了,你還以為別人是要抽車。希特勒的錯誤使第三帝國失去了最後一次在家門口翻盤的機會。
希特勒最後的失誤還在於在柏林會戰中德軍兵力配置上的錯誤。希特勒將重兵集團維斯瓦集團軍群的主力佈置在奧得河一線而不是柏林市區,狂妄自大地想禦敵於國門之外,提出了&ldo;保衛奧德河就是保衛柏林&rdo;的口號。尤其是那5個重要的裝甲師配置普遍地太靠近前沿,這更加速了柏林戰役中德國的失敗。
德國沒有制空權,防線一旦被撕裂或突破,紅軍無可阻擋的坦克狂飆會快速地向縱深推進,德軍僅憑藉弱小的裝甲力量來機動防禦進行堵截,無疑將會是一種杯水車薪的奢望。事實也證明瞭這一點:維斯瓦叢集的5個裝甲師中第16裝甲師配置太靠前,在蘇軍的第一波打擊中就被直接摧毀了;而由第19、第25裝甲師2個裝甲師組成的第40裝甲軍的反擊因為2個師不在同一條軸線上,反擊無法形成拳頭,演變為各自為戰,其弱小的力量很快地被強大的蘇軍坦克浪潮所吞噬掉;只有1個第21裝甲師曾經一度遏制了科涅夫的進攻。
維斯瓦集團軍群因此很快地就被蘇軍分割包圍,完全不能對柏林市區的戰鬥提供任何支援,其對整個戰局的貢獻被極大的削弱。在柏林市區防守的只有十餘萬散兵遊勇、民兵,甚至童子軍。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國走向毀滅則是無法避免的結果了。
如果希特勒戰前能夠準確地判斷對了1945年紅軍的主攻方向,在柏林戰役中,德國人能正確地把王牌的黨衛軍師及其他精銳調防到柏林戰區,至少可以在柏林戰區增加5個裝甲師及其他部隊。那麼儘管紅軍有兩百萬大軍和一萬架飛機,德國人保衛柏林的主力維斯瓦集團軍群也絕對不會被紅軍分割包圍,因為這時紅軍要面對的不再是國民自衛隊、黨衛軍非主流部隊、國防軍的散兵遊勇和殘兵敗將或者童子軍之類的烏合之眾,而是對他們非常瞭解,也是他們最害怕的老對手黨衛軍裝甲部隊。
德國人的精英黨衛軍裝甲部隊已經多次扮演&ldo;救火員&rdo;的角色,在東線的機動防禦中,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挫敗過力量並它們強大得多得多的蘇聯坦克群,朱可夫、科涅夫的部隊不會那麼容易地攻到柏林市區。熟悉的地形和老百姓無條件的支援,城區的巷戰等因素足以彌補德國失去制空權的劣勢。能給紅軍造成的損失也不會是攻打帝國大廈的一個團的損失或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