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頁,彭氏軍史評論,彭志文,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宰相謝安是很有才望的政治家。在前秦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內部矛盾得到緩和,出現了上下齊心同仇敵愾的局面。
東晉趁前秦大軍尚未完成集結之際,主動提出在淝水決戰。交戰前,苻堅急於求勝,在未經核實敵情,不聽部將的勸阻,盲目同意退軍決戰。結果中了東晉的圈套,導致淝水慘敗。不僅前鋒統帥苻融被殺,苻堅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落荒而逃。一度十分強盛的基本統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權也就此分崩離析了。
淝水之戰中,前秦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作為統帥的苻堅缺乏起碼的戰略眼光,在政權基礎並不穩固的背景下,狂妄自大,倉促南下是難辭其究的。苻堅屢犯兵家大忌,殛戰線過長,用人不當,指揮錯誤等原因。
▓李景隆: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長子,長得高大威猛、儀表堂堂,喜讀兵書,然而卻是一個缺乏作戰經驗,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他率軍60萬人,號稱百萬大軍,謀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燕王聞訊,率馬步軍1o餘萬人迎戰。李景隆率軍直撲北平,分兵三處,燕王妃徐氏親率婦女登城,投擲石塊,幫助守衛城門,很快,朱棣已經收編了寧王的部隊歸來。李景隆整頓軍馬,在鄭村壩與燕軍決一死戰。在這場戰鬥中,數十萬軍馬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屍橫遍野,十分慘烈。紈絝子弟李景隆沒有經歷過這樣慘烈的戰鬥,連夜拔營南遁,北平之圍遂解。
作為三軍統帥,心理承受能力過於脆弱,麻木,反應純敦。而且政令不修,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李景隆簡直就是一個木偶將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