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頁,彭氏軍史評論,彭志文,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將與&ldo;賣國賊&rdo;之間並無矛盾,一個很簡單的類比,林彪,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建國後反黨叛國,企圖謀朝篡位。我們的政府(也就是官方)現在還是承認他為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並沒有因為他曾叛逃到蒙古就否定他在軍事領域的貢獻。
第一,洪承疇對明朝的貢獻。
洪承疇是明朝末年比較有影響,很有才華的軍事家。他24歲中了進士,說明洪承疇是屬於那種&ldo;飽讀詩書&rdo;的人。然後洪承疇在江浙一帶任職。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1629年,農民軍攻打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命文官洪承疇率兵救急,趕鴨子上架,洪承疇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初出茅廬的洪承疇大獲全勝,解了韓城之圍。
從此,洪承疇聲名鵲起,他和其他明朝將領的&ldo;剿撫並舉&rdo;策略不同,就一個字:&ldo;殺&rdo;。而且事實證明洪承疇是對的,明末很多的農民軍都是反覆無常,造反了又投降,投降了又造反,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鎮壓。洪承疇用農民軍的鮮血累積的戰功升遷到了陝西三邊總督的位置。
隨後洪承疇還追剿了其他一些農民武裝,這期間十年時間,洪承疇轉戰中原沙場,多次擊敗李自成等人,他採取的主要是&ldo;集中優勢兵力,逐個圍殲&rdo;的戰術。在潼關設伏擊敗李自成,應該可以算是洪承疇的得意之作,據記載,李自成僅率十八騎逃脫。明末的整個農民起義因為他主導的&ldo;剿匪&rdo;而走向了低潮。洪承疇為明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明朝末年剿滅農民軍的名將之一。洪承疇與孫傳庭、左良玉等齊名,吳三桂、賀人龍、曹變蛟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1640年冬,清軍進攻錦州及寧遠,守將祖大壽向朝廷求救。薊遼總督洪承疇奉命前去增援,他當時指揮著八鎮總兵十三萬大軍。洪承疇本意不急於進兵,提出了&ldo;先守後戰&rdo;,&ldo;待敵睏乏時再疾攻之&rdo;的正確策略。
兵部尚書陳新甲不顧實際,主張速戰速決,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騏作監軍,到前線督促洪承疇速戰;陳新甲還密奏崇禎下令催戰。因為崇禎此人疑心很重,洪承疇不得已在糧草尚留在遠地的情況下,進兵松山。
果然,一天之內,清兵掘壕三道,從錦州西面往南,一直到海邊,完全截斷了明軍糧道。明軍恐慌,因為軍糧僅供三天。洪承疇決意組織八鎮總兵死戰突圍,不想大同總兵王樸率本部人馬乘夜逃遁,八鎮總兵紛紛效尤,明軍不戰而潰,清軍趁勢掩殺,明軍大敗。
洪承疇留萬餘明軍駐城,決意死守松山,命令其他總兵率部突圍沖陣,突圍明軍遭清軍攔截,進退不能,或被清軍全殲,或被海潮席捲,僅有二百餘人倖免,吳三桂等六位總兵逃入寧遠。
清兵大隊合圍松山孤城,只圍不攻。洪承疇被困五個月,屢次組織突圍盡皆失敗,援軍不至。明軍副將夏成德秘密降清,引清兵暗夜登城。據傳說,城破時,洪承疇突圍而走,馬失前蹄被清兵生擒。
第二,洪承疇降清情有可原。
洪承疇被擒之後罵不絕口,曾經想自殺,但沒有成功。因為他這個人太有才華了,所以皇太極非常重視他,想盡了一切辦法要勸降他。如果他沒什麼本事,清朝根本就沒有必要這麼做,從反面證明瞭洪承疇的軍事才華和價值。
據野史記載,洪承疇被擒之後曾絕食,於是皇太極派愛妃小博爾濟吉特氏去送人參湯,洪承疇以為是毒藥,慨然飲之。《清史稿》記載:&ldo;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l;先生得無寒乎?&r;承疇瞠視久,嘆曰:&l;真命世之主也!&r;乃叩頭請降&rdo;。
人們指責洪承疇降清認為他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