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頁,家督的野望,東方勝,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奇襲明軍的事情當然是西路軍的總大將猴子羽柴秀吉做的,自從佔領平安道的新義州之後,猴子沒有把目光放在身邊的平壤上,在猴子看來,平壤現在就是一個脫得光光的女人,想什麼時候上都可以,不過對面的明朝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光光的,但那是一頭巨熊。猴子一心一意的搞起了鴨綠江的江防。不過這個時代可沒有大炮機槍封鎖,猴子就做出了只派少量暗哨在江邊偵查,大軍囤積在沿江的幾個城市附近修養,以便隨時集結部隊。小心翼翼的等了半個月,總算有了收穫,殲滅明軍一千餘人,俘虜三千餘人。當然寫給太政大臣殿下的奏報是俘虜五千之眾,殲滅明軍兩萬餘人。這離得遠了也有好處,那就是戰報可以隨意注水,反正也不怕吹破牛皮。
至於那些俘虜,猴子都把他們派到礦山上去做苦力了。朝鮮北四道多山礦產業豐富,南四道多平原水田,糧食產量豐富。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只要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一封鎖朝鮮,朝鮮人就要餓肚子的原因。
西路軍總大將羽柴秀吉這隻猴子在寫給太政大臣殿下的戰報寫上了自己對明國這次戰役的心得,那就是除了少量部隊以外,明國絕大部分部隊裝備戰鬥力極其低下,比日本的農兵還不如。這一點倒不是猴子誇大其詞,明國軍隊都是軍戶制,平時種地,戰時打仗,可是隨著土地的兼併越來越嚴重,軍戶制早已糜爛,不少軍戶都失去了土地,明朝從來不少平時上街乞討,戰時上陣殺敵的乞丐兵。真正有戰鬥力的那少數部隊都是將領的私兵,只要將領死了他的私兵無論有沒有過錯都要處死,這樣就形成了每個將領身邊都還有這麼一點點戰鬥力。至於那些軍戶的戰鬥力嗎,如果是十個人打一個那還是有勝利的希望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戰之始
明朝東南沿海也經常上報十萬倭寇犯境,攻城略地的事情。不過這種戰報大都是經過了層層藝術加工的。十萬倭寇那是什麼概念,這次徵朝鮮傾日本島全力也不過十一二萬,這還是織田信長名義上統一了日本全境之後的事情。實際上去東南沿海騷擾邊境的最多不過幾千倭寇,這還是些在日本國內戰敗了混不下去的野武士。主要還是明朝海禁弄得大部份漁民不能下海捕魚,只能淪為海賊,這樣的不管是不是日本人明朝一律都叫做倭寇。像王直那樣的就不必說了,其實他和倭寇也沒什麼大的區別了。
江南是魚米之鄉,素來富裕,這也造成了部隊極不堪戰。自古以來就是有窮山惡水刁民潑婦的地方才出強兵。按照以前的慣例,十萬倭寇就需要百萬大軍去抵擋才可以。這次朝鮮有幾十萬倭寇,朝中大員們分析,估計要幾百萬兵馬才能打退。這問題就大了,幾百萬兵馬明朝不是沒有,但是,根本調不來。明朝的軍制是很奇怪的,就是從廣東四川調兵去遼東,這些地方部隊也要千里迢迢帶著口糧去,去幾個月帶幾個月的糧草,這麼奇怪的做法後面答案是不得騷擾地方。同時明朝中央政府也不會調撥一粒糧草,原因很簡單,就算朝廷撥發一百萬石糧草到遼東前線分到前線將士碗中也就剩下一萬石了,真調撥的話不用出北京城就和那些賑災的糧食一樣,大部分就被王公大臣太監官吏們在原地層層瓜分了。這事誰都知道,也不用說。
百萬大軍,糧草為先。可是這沒有糧草又怎麼打仗。反對出兵朝鮮的大臣們就拿這說事,反而是沒有一個主和派,主和既是漢奸的道理大家還是明白的。打倭寇是好事,可是,一要有兵,二要有糧。
經過數月的反覆爭論最後收了朝鮮國厚禮的張居正和高拱兩個宰輔在朝堂上形成了統一意見,仗還是要打的。暫時沒有百萬大軍,遼東河北山東山西四省湊出二十萬大軍還是有的,倭寇在各地分兵佈防,二十萬大軍完全可以形成區域性優勢。最後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宰輔張居正大人親自掛帥印,總兵戚繼光,李成梁為副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