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卷歷史專區 古代西方鐵兵器的技術指標及與同時期中國的比較

更新時間:2006-8-8 21:06:00 本章字數:5317

古代西方鐵兵器的技術指標及與同時期中國的比較(羅馬鐵兵器vs秦青銅劍)

歡迎大家轉載,不過請別忘了附上圖片。

在我的一個帖子《秦劍和西方青銅劍到底哪個脆》中比較了青銅時代中西方青銅劍的優劣,

當時有人問我當時西方的鐵兵器效能如何,與中國比怎麼樣,

因為我當時沒有具體的資料,這個問題只能從側面去回答,

現在偶然的機會得到了西方鐵兵器的技術資料(這要感謝一位艦船的朋友),這個問題終於可以正面回答了。

先回顧一下秦劍,秦劍含鉛甚微,這和走高鉛邪路的西方青銅完全不同,合理的銅錫使秦劍韌性和強度結合的恰倒好處,鄂洲博物館的董亞巍先生複製過秦劍,發現按當時的技術製造的秦劍內韌外堅,內部的硬度低不少,可惜沒有給出內部的伸長率,不過可以根據更早時期使用相似技術製作的戈類比,在雲南出土的這種戈,&ldo;分析表明,外鍍層的錫鉛含量較高,銅的含量相對於戈體內部來說比較少,戈體內銅的含量相對均勻,錫的含量在8到18之間,由外到內錫的含量逐漸減少,&rdo;( 《雲南楚雄出土春秋時期青銅戈的理化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年03期) 轉自鐵血

可見由於鑄造時內外冷卻速度不同,使內外金相組織不同進而影響了錫的分佈,內部的錫含量低到8, 根據青銅錫含量和效能關係曲線(《純銅及其銅合金》《冶金叢刊》 1998年06期),這個錫含量的青銅塑性剛好達到峰頂,約33左右,可見韌性是非常好的。

可見秦劍確實是內韌外堅。外部的硬度,兵馬俑中出土的秦劍檢測資料是106hrb,約296hv。(《秦俑坑出土的兵器》《絲綢之路》 1999年01期)。

鄂州博物館的董亞巍研究員複製的戰國青銅劍,用18%錫含量,5%鉛含量(這個鉛含量用高了,秦劍含鉛量平均在1以下,因此硬度和韌性更高一些)

實驗結果證實,這種青銅劍內韌外堅,外部硬度約290hv,可以印證兵馬俑秦劍的檢測結果。

(《戰國青銅劍的鑄制技術及&ldo;削殺矢之齊&rdo;研究 》《全國第六屆科技考古論文集》2003年8月)

那麼來看看同時期或者更晚時期西方的鐵劍:

由於西方錫比較缺乏,要從非洲腹地運來,因此他們比較早就使用鐵器了,儘管這時的鐵效能並不比青銅有優勢。

古代西方一直沒有開發出鑄鐵柔化技術和炒鋼技術,兵器一直使用塊煉鐵,塊煉鐵是鐵礦石在較低溫度下還原而成,形成比較純的鐵顆粒和礦渣,呈海綿狀,雖然鐵顆粒的純度比較高,但雜質聚合成大量的礦渣分佈期間,需要大量鍛打將礦渣排出,但鍛打也有極限,不能超過二三十次,這裡還有金屬疲勞問題,所以塊煉鐵製品整體來說還是含有比較多的雜質,如古希臘塊煉鐵製作的鋼裡面的礦渣比較多,有的礦渣達上百微米。礦渣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鐵器效能,對韌性和強度都大大不利。

當時西歐最好的鐵出在西班牙,因為那裡有很好的鐵礦,下面的圖片是書的掃描,從西班牙aldvilla墓出土的鐵劍含碳極少,屬於熟鐵,硬度僅有95135hv。還不到秦劍的一半。另外的一把劍含碳稍高,約0203,但它的硬度也只有70117hv。可這已經是公元前二世紀了,已經到中國西漢時期,環首鐵刀已經開始取代劍,各種滲碳技術、熱處理技術已經大量使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格格今天也苟住了

枝匝

師父,我只是一隻小老虎啊[穿書]

劉正正

農家契哥兒,惡霸乖乖種田

千梔子

宗主如何防止男主入魔

雲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