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落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頁,軍事資料百科,隨風落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選擇口徑的主要原則是保證步槍的戰術技術效能,即在400和600距離內具有足夠的殺傷威力,保證自動步槍的連發射擊精度,減輕武器系統質量和提高攜彈量,同時也要考慮製造的工藝性。開始論證的口徑有5種,即56、58、581、598和6。每種口徑有多個方案,每種口徑的方案又配多個方案的槍,火藥和底火也是如此,有多種配方方案。由此可見工作量之大。四川會戰組開始論證的口徑是56和581。經過多次計算與試驗,從基本效能和工藝性考慮認為581比56要好。浙江、東北、北京、安徽、湖南、江蘇等會戰組論證的口徑是58、598和6。

1972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自動步槍科研工作會,簡稱&ldo;7210會議&rdo;。會議總結了一年多來的科研工作成績,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如不重視理論分析、工作不嚴謹等等。會議還明確指出:要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為提高產品效能,設立若干專題進行技術攻關。新槍口徑的選擇由四川地區會戰組負責;減小新槍抽殼阻力的研究由東北地區會戰組負責;新槍彈最佳彈形的選擇由940廠和華東工程學院 (即現在的南京理工大學)負責;新槍的膛線形狀及導程的研究由930、376、9336廠和華東工程學院負責;新槍槍彈合理藥室容積的選擇由861、977廠負責;變化槍膛結構尺寸、降低膛壓、提高初速的研究由972廠負責。

1974年4月,四川地區會戰組提出&ldo;關於自動步槍口徑的選擇&rdo;案報告,初步認為581口徑比較好(581口徑中的81取自八一建軍節之意)。1974年4月又召開科研工作會(簡稱&ldo;744會議&rdo;)。經過認真討論決定,放棄581口徑的政治含義,繼續進行58和6兩種口徑的論證。經過4年的努力工作,1978年口徑試驗論證結果表明,58和6兩種口徑的方案都能滿足戰術技術指標要求,但是各有所長。最終由總後軍械部和五機部正式下文決定採用58口徑為我國軍用步槍制式口徑。至此,歷時7年多的口徑論證工作全面結束,隨後轉入58口徑槍彈和槍的方案論證及研製階段。

在小口徑槍彈論證的同時,十幾個槍廠根據不同口徑進行了多方案的小口逕自動步槍設計。起初,58口徑的自動步槍有5個方案,自動方式分別為導氣管式(配有小活塞頂杆)、導氣式、火帽後坐式、彈底間隙式和導氣式(閉塞膨脹式)。6口徑的自動步槍有4個方案,其中,有3個方案的自動方式為導氣式,1個方案為氣體活塞式。到1974車,在浙江省麗水軍分割槽駐972廠軍代室的主持下。8個會戰組所研製的小口逕自動步槍方案進行了對比試驗。由於彈和槍技術均不成熟,根本就不能試驗,但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只能服從上級的安排,於是隻做了少量試驗就告結束。

到了1978年,正式決定我國小口逕自動步槍採用58口徑,於是在1978年11月15日開始正式啟動我國第一代58小口逕自動步槍的研製工作。

二、87問世

此時,新型小口徑步槍的科研工作開始步入正軌,不再採用群眾運動的辦法搞科研,只集中幾個有技術實力的單位進行58自動步槍和彈的研製。為了儘快拿出新槍,設計部門借鑑蘇聯在ak步槍基礎上改762口徑為545口徑推出ak‐74步槍的成功經驗,決定以現有的81式步槍為基礎,改762口徑為58口徑,經過9年的艱苦奮鬥,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槍和彈緊密配合採用多方案、多途徑的技術攻關,到1987年,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完成設計定型,命名為qbz87式58自動步槍。

該槍可以說是qbz-81式762毫米步槍的小口徑改進型,其原理、結構和外形都與81式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事資料百科

隨風落葉

活在亂世

混天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