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碧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節,老公死了我登基,瀟湘碧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壞,但中樞的有識之士,亦是十分心焦。朝廷早就入不敷出,勢力盤根錯節,當官送禮日漸靡費,盤剝愈甚,百姓愈苦,造反愈多,惡性迴圈,偏無解決之道。聖上有心整治吏治,竟不知如何下手。

聖上翻著摺子,哪一封都是糟心。倏地一個太監急匆匆的進來,臉色有些發白的在聖上耳邊道:“聖上,邵暉雲沒了!”

聖上臉色劇變,低聲喝問:“怎麼沒的?”

太監有些慌亂的道:“前些日子著了涼,一直不見好,昨天夜裡就一病死了!”

聖上咬牙切齒的道:“他病了怎地不報我知道?”

太監喏喏不敢答言,邵暉雲是太子的人,打的那場敗仗著實冤枉,然則監軍太監王海山與兵部督官江濤皆是聖上的人,比是晉王的人還要難對付。若是晉王的人拖後腿,太子還可一股腦推卸責任,偏生是聖上親自擇的人,死咬著不放豈不是落聖上顏面?反倒叫晉王把邵暉雲坑在天牢裡,不得翻身。太子竭力周旋,底下人倒不敢很怠慢邵暉雲,可那天牢又豈是人呆的地方?好好一個將軍,滿懷著報效天恩之心,拼死上了戰場,卻落得個如此下場,心中憤懣難消。不知何時能翻身的絕望,把堂堂猛將壓的喘不過氣來。陰暗潮溼之所本就易生病,加上心中鬱郁,一命嗚呼。

朝堂好似篩子,邵暉雲之死,立刻傳遍京城。留京的幾個武將,心都拔涼拔涼的。武不如文也就罷了,要緊時刻,把武將推出去平叛,又不許他指揮,打了勝仗功勞全是文官與太監的,打了敗仗的鍋卻要武將來背,在京的武官裡有與邵暉雲打過交道的,好些都直直落了淚。一為邵暉雲可惜,二便是物傷其類了。

太平盛世自可以把武將當奴才使喚,如今烽煙四起,叫武將寒了心是何等下場?不提遍地開花的造反,只說虎視眈眈的姜戎,就讓聖上坐立不安。要緊的不止是京中反應,邵暉雲是邊將邵永元最倚重的長子,亦是邵永元最有出息的兒子!不至於絕後,卻是再難有其他子嗣繼承衣缽。好端端的壯年喪命,聖上如何跟邵永元交代?

如何安撫邵永元,便提上了議程。太子系折一大將,好似在心上挖了塊肉般的疼痛,恨不能多補償邵永元。晉王又是另一番想法,邵永元本就站太子,天恩是要有的,但不能太重,以免加重太子的砝碼。兩撥人在朝中引經據典,吵的臉紅脖子粗。足足吵了三五日,眼瞅著邵暉雲的死,再瞞不住邵永元了,聖上顧及大局,果斷的一錘定音,把邵永元封做了太師!

誰料一石激起千層浪!當下首輔就不幹了!拱手對聖上道:“從來沒有武將做太師的,聖上切勿違祖訓!”

太子的大局觀到底強些,他一則有私心,二則生怕邵永元傷心之下,倒戈姜戎,忙道:“邵總兵歷年來鎮守邊疆,與虎豹姜戎浴血奮戰,到如今的歲數,不好不給些體面的。”

首輔冷然道:“恕老臣直言,太子又置朝廷體面於何地?今日封了邵總兵做太師,邊疆八九個總兵,朝廷可有那多太師封賞?再則武將自有武將勳職,何必佔文臣的位置?如今封個文臣做總兵,太子以為何?”

太子差點被梗出一口老血,平白弄死了人家的嫡長子,給箇中看不中吃的太師怎麼了?邊關哪個武將不知道是朝廷的補償太師又不是內閣,不過是叫著好聽,竟連這點子名頭都不肯讓出來。偏生這個理由不好說出口,能擺上檯面的,又確實沒有封太師的道理。

文官都是另一番想頭。對著武將,文官可謂耍盡了威風。休說平級,便是高兩三級的,對著文官鮮少有不下跪請安的。是以文官從來自得自家身份。呼喇巴叫一個武將做了太師,雖是虛職,卻是名義上的文官之首,誰見了都要行禮,文官們如何咽的下這口氣?再有,邵永元做了太師,開了口子,將來的武將又待如何?首輔幾乎是痛心疾首的道:“聖上!唐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