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碧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節,老公死了我登基,瀟湘碧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能得用。然她現在改了主意。她不能始終關在內宅,不能錯失了創業期間入股的機會。否則她的話語權會無限縮小。是時候抖出點乾貨讓竇向東開開眼了。

下定決心,管平波走至院中,喊了幾個男僕,叫他們砍了一捆毛竹回來。毛竹高可達二十米,底部直徑可達十八厘米。管平波命人取了頂部五米左右的部分,一頭略微磨平,一頭削尖。立等便是一杆梨花槍。

槍,乃步兵武器之王。槍的最高境界便是由起義礦工發明,戚繼光發揚光大的狼筅,為此專門催生出了一個兵種,稱之為狼筅兵。狼筅兵的梨花槍為鐵製,杆上如同竹子一般生出許多附枝,根據紀效新書記載,附枝最長六十厘米,最短二十五厘米,環繞於主杆上,可遠攻可近守。

農民起義時,條件艱苦,只好以竹為器。打到縣城,有了鐵匠,鑲上一個頭,便成了梨花槍。倘或有幸打到省城,又可衍生出無數變種。後世的防暴叉亦是變種之一,憑你多麼暴虐的單個恐怖分子,三把防暴叉足以擺平,可見其兇殘。

梨花槍極為常見,幾乎貫穿了人類的整個戰爭史。可是要用好梨花槍卻很難。如戚家軍的狼筅,就有四公斤重。重也就罷了,如此長物,控制極為不易。想要達到“攔、拿、挑、據、架、叉、構、掛、纏、鏟、鏜”皆收放自如,需要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

最艱難的還不是狼筅本身的技巧,鴛鴦陣的強悍在於配合。常言道: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硬如鐵。道理誰都懂,可如何把士兵擰成一股繩,考驗的便是各個將領訓兵的本事。

管平波的十個弟子,說起來都磕磣。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古人的體能遠不如現代人。因為古人普遍蛋白質攝取嚴重不足。管平波居於劉家坳時,不可謂不努力。碰上張和泰,一樣被他似小雞仔般拎起。能量是守恆的,爆發力強的前提,必然是吃的足夠好。

十個瘦成麻桿的孩子,喊口號都顯的中氣不足。不當家的管平波也沒能耐替弟子改善太多伙食。幸而管平波此時的“練兵”目的是尋求天使投資,看起來能唬人即可。於是管平波選擇了最基礎的招式,即平舉竹竿,踩著統一的步伐向前,然後大喝一聲,同時刺出。

如此傻瓜的招式,再笨也能理解。管平波弄了個羊皮鼓來,每敲一下,便前進一步。鼓不停退後者,直接上鞭子。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練兵亦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1。立在弟子身後做監軍的管平波,冷酷無情。一旦鼓聲響起,任何眼淚、哀求、軟弱統統無視,唯有軍令是場中的全部!

如今不過是開始,做不到的還可恩威並施。將來真正練兵時,違令者,殺!

第41章 平波

冬日的嚴酷,促使腳踏式小洗衣機火速鋪開, 不獨君山島, 連帶巴州城都出現了各種山寨。木質的洗衣機, 物美價廉。竇向東笑眯眯的做了上千只,獻與了程知州,好讓他拿去“體恤孤寡”。洗衣機卜一入衙門, 即被分去了一半。留下五百,又被跟風的豪強當做體面拿走了一些。最終留下兩百餘隻, 隨意分派給城中孤寡, 當做政績。

竇向東不以為意,東西是程知州分派的, 可誰人不知是竇大善人所獻?比起外鄉的、陌生的程知州, 巴州城內的人更願記竇家的好。竇家的粥裡,放了薄鹽, 那一點點珍貴的鹹味, 在寒風刺骨的季節裡無比珍貴。的確有許多人,依靠著每日的一碗粥活下命來。但更多的人, 死在了這個異常寒冷的冬天。

凍雨過後是鵝毛大雪。百姓的屋內沒有足夠的溫暖, 積雪壓在瓦背上, 越來越厚,越來越厚。房子一間間的塌,人一個個的死。在殘酷的農業時代, 災荒降臨時, 屍體成為極為奢侈的蛋白質來源。幸而還沒惡化到易子而食。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