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初見貝加爾湖
花明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初見貝加爾湖,清穿後我繫結了上進系統,花明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池夏對貝加爾湖的所有印象都來自於書本描述和前世所看過的旅行博主發的各式各樣的圖片。
據說這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湖,面積是太湖的十幾倍,淡水儲量卻是太湖的幾千倍。最深處有一千多米,平均深度也達到了七百多米,而太湖的平均水深只有兩米。
要是跟別的湖比,池夏可能還沒有直觀的印象。
但太湖嘛,她從小就是在太湖邊長大的,在她的記憶裡,太湖已經是浩浩渺渺一望無際,大到跨越兩三個市了。
十幾個太湖是個什麼概念,她只能用海來想象。反正畢竟按照資料顯示,貝加爾湖的儲水量相當於十幾個渤海,跟海應該也差不離。
但真正親眼目睹,她方知所有的想象都不夠準確。
貝加爾湖的美,是一種語言和圖片都沒有辦法準確表述的美。
靜謐和壯闊這兩個詞,能絲毫沒有違和感地在它身上融為一體。
腳下的水是清澈透底的,鵝卵石上的孔洞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極目遠眺,則是一大片深深淺淺的藍。
池夏一下馬車就驚呆了,瞬間找不回自己的聲音,連“哇”都說不出來。
好半晌才回過神來,一看雍正和年羹堯、隆科多,也沒比自己好多少,都是一副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
至於有多沒見過世面,全看個人表情控制能力。
比如她家這位,控制得就比較好,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恢復了一臉雲淡風輕。
前面就是約定處的小漁村。
和談不是一天兩天能談完,雙方僅參與和談的就有拉拉雜雜幾十號人,帶的禁衛軍和隨從更是上千,漁村裡肯定容納不下。
選定地址以來的這幾日,雙方都已經在湖邊建起了“村外村”,除了有一處處營帳外,還有簡易的木屋。
大清的營地裡,甚至還有兩處角樓瞭望臺。
池夏內心給年羹堯比了個贊,別看人家自負,戰場上該謹慎時那也是一點都不掉鏈子。
唯一的毛病可能就是太把自己不當外人。
池夏招手,叫年羹堯:“年將軍,你看這湖面,著實是美極了。”
年羹堯皺眉,沒料到池夏忽然找他說話,更沒料到她張口就是這麼一句沒什麼意義的感慨。
他心說這不是廢話麼?
但想想大哥師父長娘娘短,再想想小妹跟人合夥做生意,在宮裡還要跟她抬頭不見低頭見。
到底是把“廢話”嚥了回去,“嗯”了一聲:“娘娘所言甚是。”
池夏笑眯眯地逗他:“那年大人想辦法弄條遊輪來,咱們閒時也能去湖心看看風景。”
年羹堯:……
年羹堯一臉無語。
這是來和談的!看什麼風景?我上哪給你弄船去?
他忍不住看雍正,希望他趕緊來個“不可貪玩誤事”,只是看了半天,雍正愣是沒有反應。
年羹堯乾咳:“仔細看看,這湖與福州海灘有異曲同工之妙,倒也沒有什麼特別。”
最近的水師離這也是十萬八千里,運船過來可沒那麼容易,頗有幾分勞民傷財。
等運過來和談都該談完了!
池夏失笑,“得意”地挽住雍正的胳膊:“皇上已經同意了。快去辦吧。讓鄭元寧去辦,你給他派點人就行。”
他們在庫倫城待的這一個月,鄭元寧最主要的活就是造兩艘新“遊輪”,好用來請俄國人“上船”。
年羹堯忙著整合、操練軍隊,基本都在城外軍營住著,並沒有發現,但隆科多多少是心裡有點數的,也隱約猜到了一點池夏“展現實力”的用意。
笑道:“娘娘,這點小事不如讓奴才和小鄭大人帶人去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