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現代篇(二十)
花明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現代篇(二十),清穿後我繫結了上進系統,花明柚,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戀人觀察筆記還是籌備中的綜藝,沒有前面的內容可供參考,看名字應該是一檔觀察類的戀綜。
但實際上,池夏開啟對方發來的文件就發現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戀綜,四男四女住在同一棟別墅裡,互相打分給出“心動值”,然後配對約會之類的。
池夏點了點那幾個擬邀嘉賓的影象:“節目裡雖然也有素人,但多數是各大平臺的主播或者up主。”
“而且節目組想給你配的是古裝小花。”
雍正沒想到“戀愛綜藝”也有劇本,頓時黑了臉:“那不要。”
兩人正說著話,私信裡又跳出來一份邀請,居然還是央視的節目邀請。
池夏驚訝了一下:“這個厲害了,看來這一下午熱度真的是夠高啊。”
她看過央視出的“舌尖上的中國”、“人生一串”、“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記錄片。
別的不說,至少質量都非常高,也很嚴謹,不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
這個節目是一個文化類紀錄片,名字叫“它想對你說”。是追尋國寶級文物的誕生、儲存、流落和迴歸博物館的歷史。
每期都有一個講述人扮成文物來演繹文物的一生。
邀請宋臻拍攝的這一期,文物是北宋年間王希孟所繪的千里江山圖,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對方特地解釋了,這是一副書畫類作品,演繹人需要有一定的書畫功底,在網上看到了宋臻的書法造詣很高,希望宋臻能加盟拍攝。
拍攝地點有開封、杭州、長春和北京琉璃廠。
後面還附帶了一份千里江山圖的簡介。包括創作背景,藝術價值,筆法技法和它顛沛流離又最終迴歸故宮的過程。
《千里江山圖》實在是太出名了,即便池夏對文物不太瞭解,也看過這幅圖的照片。
但雍正沒有見過這幅圖的真跡。
歷史上,這幅圖是乾隆時期被收入內廷的,上面還蓋了乾隆紅彤彤的大章和題詩。
而他們在清朝的一世,這幅圖則從來沒有出現過,或許是天下太平,收藏這幅畫作的人家也沒有沒落。
池夏索性開啟了投屏跟雍正一起欣賞畫的細節。
藝術她看不太懂,但雍正還比較喜歡,仔仔細細地看完了,很是驚歎:“這確實稱得上傳世名作,明明是寫意之作,卻又有工筆之美,精細入微。”
等看到乾隆的題詩,池夏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然笑起來。
“你知道他有個外號叫章總麼?因為他酷愛在收藏品上蓋大章。”
雍正:……
雍正眼角抽了抽:“換個話題吧。”
池夏樂了,從善如流地往下翻了翻,這幅圖她看過,但這幅圖被收藏的歷史,她還是頭一回知道。
宋徽宗時期這幅圖被宮廷畫師王希孟創作出來,獻給宋徽宗,此後宋徽宗又把畫賜給了他的寵臣,當時的宰相蔡京。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這幅畫流入了南宋的內府。
元、明兩朝,這幅畫一直在民間的書畫家收藏家手中。
直到乾隆年間,才被梁家後人賣出,被收入清朝內府。
此後便一直在宮中,直到清末,溥儀離開皇宮時,將這幅畫帶出了北京,隨身帶到了長春的小白樓裡。
這幅畫被迫成了偽滿洲國的收藏。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偽滿洲國滅亡,小白樓中的文物有的被損壞,有的被偷出,有的被哄搶。
千里江山圖就此流落民間長達十年。
解放後,商人斯伯聲在北京琉璃廠發現了這幅被明珠蒙塵的畫卷,購入後捐贈給了國家,1953年,千里江山圖正式入藏北京故宮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