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往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377 天眼!,貧僧修個道,一任往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若一件上好法器。
戚澤兀自愣神之間,那股法力已然消散無蹤,與九層浮屠相合,他的真如佛性在第六層之中,忍不住將小無相禪功修為探入,發覺九層浮屠真成了一件介乎虛實之間的法器,內中禁制自生,卻是無主之物,全無甚麼烙印。
戚澤哪還客氣?當即用法力將之粗略祭煉了一遍,因他自從參悟無能勝金剛力以來,便與此寶心神相合,將之煉成了本命法寶。
戚澤真如佛性顯化,一點靈光晃動之間,現出一具人形,通體紫金之色,宛如生人。這等顯化與道家元嬰法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亦是南轅北轍,元嬰法身乃金丹熔鍊元神,聚攏一身真氣所生,得返先天,亦是修士修行根本。
元嬰之體俱是先天元氣聚合,一點先天元神居於中央,統御萬向。但戚澤之法身卻是參悟佛家六識之法,以真如佛性為核心,介於虛實之間,有相無相,不垢不淨,不沾片塵。若論神通鬥法之力,二者並無高下之分,各擅勝場。
戚澤證得佛門第六識意識,等若道門元嬰真人,可謂神通廣大,六識齊動之下,一身法力又有增長,還需一段時日適應。
此時魔劫過去,該輪到功德之力回饋,按理該感悟一道小神通才是。即使修煉到六識境界,戚澤仍不知破境之時究竟是魔劫先至,還是神通先來,或是二者齊至,只能隨緣而已。
到識無邊處定時,意識發動,緣覺心神,此想極為細微,卻並未無想,乃是心緣之用。已可照知破境之後所得佛門神通並非無因,而是歷經魔劫之後,斬除魔境魔頭,有大功德,功德之力顯化為用。
只是究竟顯化為何等小神通,則是未知數。戚澤心有所感,只靜靜等候,果然過不多時,便有點點金光從天而降,那金光便是功德之力所化,觸之不覺,視之不見,唯有證就六識之上的行者方能以真如佛性感知。
戚澤還是首次“觀瞧”功德之力作用,忍不住動用全幅心神查探,見其落入真如佛性之中,如雪見驕陽,消散不見,繼而真如佛性微微一熱,便有一道神通自生!
戚澤只覺功德之力所化熱流流淌而出,此時眼識竟是自主發動,與那熱流匯合唯一,只覺眼前天光大亮,目識之力似是有所蛻變!
戚澤心頭一動,此時他是真如佛性駕馭六識之力,脫離皮囊軀殼,並無眼耳鼻舌之分,但有六識作用,卻能感應到眼耳鼻舌身意之用,此為佛法精妙之處。
目識是戚澤第一個所證境界,開得目識才意味著他佛法修行入門,想不到證得意識之後,所得神通竟與目識有關。
目識汲取功德之力,立刻蛻變,戚澤只覺似有一雙新的眼睛生出,想起《金剛經》之中佛陀曾言修行之中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分。
忖道:“我所得第六道神通莫不就是佛門天眼?”佛門天眼與道門天眼不同,所指乃是天人之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心頭一動,然雖見和合因緣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故為得實相,而需進求慧眼。
天眼生就,戚澤大是歡喜,忍不住就要試演天眼之威,但見他目中放出兩道神光,上下左右擺動不停,當真有上窺九霄、下觀幽冥之態,可惜天眼雖好,還做不到洞徹九霄九幽。
羅海見戚澤證就意識,大喜過望,忙道:“恭喜戚師再證佛法!這等精進之速,堪稱本寺第一!”
戚澤自修習《小無相禪功》以來,也不過過去五年光陰,區區五年便成就意識,與道門元嬰真人分庭抗禮,縱觀此界自生成以來,唯有那些生而神明之輩,不事修煉,自然身具神通,方能比肩。
戚澤也知自家修為太過精進,卻殊無歡喜之意,說道:“看來我當真是應運而生,應劫而來!修為越是精進快速,日後劫數臨頭,越是難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