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往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259 五十陰魔圖,貧僧修個道,一任往來,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戚澤端坐入定,寶相莊嚴,已得佛法三昧。此魔境為“覺安生喜,見勝成慢,慧安自足,著空毀戒”,俱是針對修行人心頭妄念而生,只需禪心一塵不染,握定智珠,自能化險為夷。
說來還要謝謝那魔道高手,若非與其六賊魔音拼鬥一場,堅定道心,也不能突破四禪,更不能這般輕易化解魔境魔劫。戚澤打坐之間,神儀內斂,寶相外宣,只冷眼坐看魔境演化,全然一心不動,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不生顛倒妄想。
那魔境乃受先天魔意催動,轉化越發急促,妄境之中無數人物此來彼去,如走馬觀花。但連那魔道高手都已瞧出魔境妄境演化已然後勁不足,根本奈何不得那假和尚。
戚澤自有感應,更是氣定神閒,還猶有餘力去檢視那一片光滑的薄帛。那薄帛泛起佛光,與先前烏沉沉的模樣大不相同,內蘊極大隱秘。
戚澤試用小無相禪功加以祭煉,果然輕而易舉在其中打上烙印,那一片薄帛受了四禪功德之力,有些返本歸元的意味,已恢復了幾分本來面目。
戚澤先草草打下烙印,再以神念探入其中,發覺其中竟是自生虛空,雖然不大,到底是洞天之寶,不由有些納悶。此物所說虛空非無非有,介乎芥子須彌,能承載的活物有限,那麼此物被煉製出來,難道是為了收納無形之物?
那薄帛煉製的手段與玄門大相徑庭,顯是佛門正宗氣數,除卻材質驚人,百損不壞之外,內中尚有無數佛門經咒經文加持,只是連那薄帛元身都遭了劫數,碎裂的不成模樣,其中加持的佛門經咒自也早就煙消雲散,只剩些破字殘篇,勉強能辨認出屬於佛門罷了。
戚澤心頭一動,既然此寶能以佛門經咒加持,自家所知的許多秘咒經文便派上用場,想到便做,一面冷眼觀瞧魔境妄境演化,一面口中秘誦經咒。
接連換了數種咒文,那薄帛皆無反應,戚澤想了想,換了那一部號曰“咒中之王”的《愣嚴咒》!此咒又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佛頂神咒,為佛門咒中之王,只要此咒不滅,便是佛門正法現前。號稱此咒不滅,正法不滅,可見此咒在佛門之中的地位!
戚澤前世嫌此咒太過冗長,只通讀了幾遍,幸好如此,此世仗著智力無雙,才將此咒從無數記憶中發掘出來。他曾兩次施展此咒,第一次驚得萬乘龍君收手,第二次生生咒死了万俟雄的金盔蟲分身。
此咒咒文既長,威力既大,戚澤修為尚淺,兩次出手都只能誦讀此咒的第一句,饒是如此,威力也自不凡,君不見以萬乘龍君之力,遇上此咒也要慌忙退避?
戚澤嘴唇微動,唸誦起《愣嚴咒》第一字來,待得咒音出口,那纏繞於身的無量魔境忽然一滯,便似被人生生打了一拳!待得第一句咒文完整誦出,那魔境妄境已然化為一團黑氣,就似見了流氓的小姑娘,忙不迭竄出逃命!
這回誦咒並非要鎮壓外道魔頭,而是烙印薄帛,並無甚麼厲害的反噬之力,被戚澤輕而易舉唸到了第二句上,此時那魔境妄境已然驚恐到了極點,一縮再縮,化為一道魔光,眼看就要上升天際,逃往域外!
就在此刻,戚澤忽然長嘆一聲,道:“過來罷!”將手中那一片薄帛一抖,薄帛之中發出一道吸力,只一卷,便將那魔光收入其中。魔光晃動之間,連絲毫抵抗之力都無!
原來戚澤以《愣嚴咒》加持,果然對路,兩句咒文清清楚楚烙印於薄帛核心之中,有此咒加持,薄帛威力大增,一口氣將魔劫妄境收去,鎮壓於其內!
戚澤心頭有所領悟,此寶當是那爛陀寺當年煉來,專門鎮壓天魔外魔之寶,不然也不會與《愣嚴咒》如此契合。此寶一出,有《愣嚴咒》加持,區區四禪天境界的魔劫自是不值一提,被輕易鎮壓進去。
魔劫一去,妄境離散,戚澤手持那一卷薄帛,站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